第二章 007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它不怕冻?”

“当然不怕。这正是它的高贵之处。哪里山高,哪里雪大,它就在哪里扎根开花。它不避风雪,不惧严寒,落户于高山之巅,扎根于石罅之中,开花于乱石丛中。它没有婀娜的身姿,妩媚的婆娑,也没有绚烂的花彩,艳丽的装束;它既不苛求太阳的暖照,也不想斗妍争春,常年以严寒为侣、冰雪做伴,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默默地点缀着雪山的万千气象。任凭疾风吹,暴雪打,不低头,不弯腰。历经严寒的考验,风雪的洗礼,更加纯洁,富有生气,更加成熟,英姿挺拔。它居高临下,鸟瞰一切。看着黄花谢了,红花开了;红花又谢,紫花又开……直看到万花齐谢,百草枯黄。惟有它,依然翘首昂胸,生机盎然。它是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的象征。”

“老周兄弟,你说的话我多多的听不懂,一点点的还是听明白了。你是鼓励大家要经风雨见世面,做一个不怕艰难困苦的人。就像我们草原上流传的那句话‘要做高空的雄鹰,不做暖圈里的羔羊’。我说的没错吧。”

“你太谦虚了,还说多多的听不懂,我看你是多多的听懂了,只有一点点没听明白。”

土布杰笑了,大伙儿也笑了。只有小王怀疑地望望土布杰,然后对着小姜低声说:“段长刚才讲得太深奥了,好多地方我都没弄明白,你说土书记能听明白?我就不信。我想他多半是蒙出来的。”

小姜不以为然地翻了小王一眼:“你听不明白,就怀疑人家也听不明白,哪有这个道理!土书记成天公社县上的开会,听得多了理解能力自然就强了。就像我看小说一样,有的字根本不认识,有的词也没见过,但整段的内容还是能弄明白。我想土书记听段长说的话大概就和我看小说一个道理。”

小王眨眨眼不再吭声了。只听周达明继续说:“土书记讲得好,要做高空中的雄鹰,不做暖圈里的羔羊。我们养路职工就应该具有雄鹰搏击长空的勇气、雪莲傲霜斗雪的毅力。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扎根草原建设草原。”

“好啊!干社会主义就要有这么种精神。”土布杰双手翘起大拇指,“周段长,我差点儿忘了,——我才从公社开会回来——根据气象预报,今冬明春有特大风雪,你们也要早做准备啊。”

“哦!”周达明不由心头一震。他清楚,用不了多久总段就将召开会议,传达部署“抗灾、保通”工作,一场恶仗为期不会太远。而他,该如何安排落实呢?

胖班长嘘了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

“啊?!今年又有特大暴风雪?这不要命嘛!”一个老工人惊诧地低语道。

“今年的探亲假又黄了。”另一名老工人失望地叹息说。

“这些人是怎么啦?一听到风雪,就有点紧张,咋形容来着?好像是说起老虎就变色。”小王压低声音附在小姜耳边说。

“你是说他们有点‘谈虎色变’,是不是?”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应叫‘谈雪色变’。你不知道这草原上风雪的历害,所以你才……”

“怎么不知道?”小王不服气地反驳道,“《林海雪原》我看过,不就是大雪封山吗?那些人无非就是和山外断了联系,可他们还不是活得好端端的?”

“净说外行话了——你没这方面的体会。记不得是哪一年了,我爸出车跑果洛,回返的时候遇上了大雪;本来只有两天的车程,足足跑了七八天。把我妈都快急死了。”

“你爸也真是的。在运输站一住,等雪停了再走不就结了?”

“这地方可不是农业区。你想要等到雪停风住,畅通无阻,恐怕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也别想挪窝儿。”

“雪还能天天下?”

“雪倒不一定天天下,但风基本天天在刮。那山风呼呼的,山坡上的雪、草地里的雪像长了腿似的飕飕地往路上窜。有时前边一辆车过去了,紧随其后的第二辆车就硬是过不去。”

“为啥第二辆车就过不去?”

“雪又把路给封死了呗。”

“你说得也太玄乎了。”小王怀疑地瞪直了眼。

“我爸亲身经历的,那还有假!”

“小姜说的没错,你今年经见一次就明白了。”陈德华证实道。

“雪为啥不往路下去,偏偏要堆在路上呢?”小王茫然了。

“你们注意到了没?路基高于两侧的坡地,雪被风吹着争啊抢啊的往前跑,到了路基边缘,被边坡一绊,一个跟头栽倒,所以就堆到了路上。”陈德华煞有介事地解释说。

“班长,你真逗。你又在蒙我们了吧。”

“蒙你们干啥!这是咱老粗的解释法;要想知道奥妙,得问段长。”

“我还心思,雪越大越好抓鸟呢。”小王没见过这高原上雪的阵势,他以为像西宁附近农业区的冬雪,最多不超过半尺厚。每遇这种雪天,他会高兴得跳起来。鸟无处觅食,于是他就在门前扫出屁股大的一块空地,洒上半把粮食,上面虚支一个筛,一根细绳系住支棍,拉向屋里。但见鸟钻进筛下,猛拉系绳,支棍脱出,筛子扣下,鸟就成了筛中之鸟,只在筛下乱扑腾。运气好的话,一个上午,七八只鸟轻而易举可以抓到。对所获猎物,他则分等对待——好看的鸟装入鸟笼,一般的鸟,干脆来个火烤鸟肉,味道鲜美,嘴角流油。这会儿,他只想到了抓鸟的痛快,吃鸟肉的惬意,于是冒傻气,说傻话了。

小姜则和小王的生活经历不同。他没有抓鸟的习惯,而且常听父亲说起草原上雪如何之大,风如何之猛,所以他自然也就不会犯傻了。

“你呀!心里就想着玩。真遇上那样的天气,怕你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了,还有工夫去抓鸟!”

“有那么严重?”

“当然了。”

陈德华也觉得小王未免傻气十足:“你还喜欢雪?只怕到时讨厌都来不及。别看你现在抓鸟抓得痛快,真要大雪封山,你也只能在梦中抓了。不须多,只让你挖上两天两夜的雪,吃饭时,你都恨不得眼皮有人替你掰开,胳膊底下有个东西垫住,手腕有人替你托起……”

大概是经历的太多的缘故,老职工们在这一瞬间会联想到很多很多的问题:一旦出现雪灾,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必须“保通”。就像部队进入一级战备一样,二年一度的鹊桥相会就要泡汤。父母的思念,妻子的企盼,孩子的想望,只能由简短的一句话打发,“今年抗灾保通,不能回去。”更何况要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下,挖雪开路。那样的劳动强度,那样的艰辛,亦非常人所能忍受。尤其对陈德华来说,雪灾给他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记。记得是六九年,很难数清是第几次抗灾了,总之,在那次抗灾保通中尽管有皮帽遮护,他的双耳还是冻得流了黄水,迟迟不见好,至今尚有疤痕残留耳部。至于说冻坏了手,冻伤了脚,更是极平常的事。所以,雪灾对于老职工来说,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余悸犹存而绝无轻松之感。

一直不太吭声的刘洪智也接上了胖班长的话茬:“适当的降雪,一可杀灭细菌,减少疾病;二可装点江山,壮美北国风光;三可保墒,使来年有个好年景。但如果下得过多,就会形成雪灾,如同雨多了就会发生水灾一样。人太多了,也是个麻烦,叫‘人灾’不雅;于是文人们想出了一个新名词,改称‘人满为患’。”

未了,他又提醒说:“真正下开了暴风雪,转眼间就是几尺厚。牛呀羊的如果不是十分健壮有多少得被埋多少。到那时,你小王对雪就只有诅咒,而没有一星半点的喜欢了。”

小王红着脸,低着头,像说了错话的孩子,只有听别人说话的份了。周达明在这一瞬间,则更多的考虑到“抗灾、保通”的艰苦性、艰巨性。总段每年派驻的一台推土机按时到位是没有问题的,但遇上特大风雪,一台推土机犹如“杯水车薪”。再说今年应该享受探亲假的同志超过职工半数,不准假吧,太委屈了职工;准假吧,不能如期返回,又怎能完成抗灾保通任务?真叫他左右为难!还有吃饭问题、燃料问题,一遇风雪阻车,一天就可能有司助、旅客一二百人滞留,要道班提供食物和取暖。怎样才能保证他们吃饱而又不受冷冻?这一连串的问题在他脑子里走马灯似的盘旋。他很清楚肩上担子的沉重。

“周段长,你在想什么呢?”土布杰关切地问。

“没什么!我在想,暴风雪来得太快了。我们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薄弱……”周达明是个务实的实干家,他习惯于把各种具体的、潜在的困难考虑在前,针对性的措施落实其后,稳扎稳打,行必奏效,不放空炮。

“你是不是担心雪情严重,保不了通?”

“你放心。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绝对保证救灾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藏胞手中。”周达明坚定地说。

“对!只要有我们养路职工在,就是用头拱,也得拱出一条通道!保证运输线畅通。”胖班长陈德华道出了养路职工誓与暴风雪抗争到底的决心。(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最强狂婿 南宋第一卧底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前方高能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大奉打更人 峡谷正能量 神魔之上 异能小神农 农门长姐有空间
相关推荐:
快穿恩仇路:妖女要佛系翠色之城爆笑酒楼鬼出行梦修2012圈圈直线道术纵横吞天魔神经魔法朋克网游之皇者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