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为何不“保家卫国”?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邦和他的兄弟们都是当时世界上最能打仗的人,可是,当秦国吞并他们的“祖国”楚国,他们却都没有上前线反抗。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当时打仗主要是职业军人的事情,而他们都不是职业军人。

那么,在秦军占领楚国后,他们为何也都选择了做安分守己的新的秦国子民,而不开展反秦斗争?

这是因为,秦始皇嬴政,确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的统治能力太过强大,一度有效地抑制了人们的反秦行动。

消灭六国之后,秦国就像一个刚刚完成兼并其他六家公司的跨国集团,终于垄断了全中国的市场。秦王嬴政作为这个大公司的拥有人,把全中国都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采取了许多举措来迅速巩固统治。

总体来说,就是“硬的更硬,软的更软”。

硬的一手,包括对天下百姓实行编户,就是登记在册,不许随便流窜;又把全国散落在民间的兵器都收拢来销毁,铸成大像,以示天下息兵;严厉打击各国有可能威胁秦朝统治的豪强名流,如对张耳、陈余穷追不舍,等等。

这些措施,对于那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英雄豪杰们来说,当然是灾难。但也使得秦朝新征服地区的社会秩序,迅速得以确立。

软的一手,则是对六国推出更多“惠官”和“惠民”的政策,就是对六国原来的官吏量才留用,对老百姓施以恩惠。当然,首先重点是“惠官”。

入秦之后,萧何继续当他的县委组织部长。

曹参还是监狱长。

虽然换了个大老板,改了个注册商标,但官可以照当,身家性命都能得到保留,生活依然可以安定下去,哪又为什么要造反呢?

更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战争已经绵延了一千多年。

一千多年了,太久了!

太平洋西岸的这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已经被一千多年的混战折腾得奄奄一息。现在,天下统一,或许从此战争也就结束了,老百姓的日子可以更安稳了。

正如我们当今的时代,如果不分这么多国家,由联合国统一施政,国与国之间不搞这么多纷争,世界各民族都和平相处,那不是更美好吗?

早就在诅咒战争的六国人民,在抵抗秦军失败之后,转而把和平的希望寄托在了秦军的身上。更准确些说,是寄托在了秦始皇嬴政的身上。

从古以来,就没有人能够像秦始皇这样,统率这么强大的军队,占领这么广袤的土地。

或许,他,就是上天派来结束一千多年战争的人吧?

不能说,秦始皇不想结束国内的战争。

他把天下的兵器都收集来销毁,当然是为了防止各地民众的反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未尝不是很明显的息兵止戈、维护和平的举措。

也不能说,秦始皇从来没有百姓做过好事。

至少,在统一六国三年之后,他就下过一道很有名的命令:“使黔首自实田。”

黔首就是指老百姓。这也就是确认土地私有权,老百姓可以自己开垦荒地,谁开垦就属于谁,只需要向朝廷纳税就行。

这相当于后来的土地革命,或者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革命建立了一个新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推动了改革开放,两者都带来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性转型变化。“使黔首自实田”在当时的影响,本来也可以有这样巨大。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们的命根子就是田土。现在,秦始皇正式宣布,天下的老百姓只要愿意去大秦帝国空前广阔的版图上去开垦,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

你说,这样老百姓高兴不高兴?对新建立的秦朝认同不认同?谁还愿意去打仗?

秦始皇的这一政令,立即赢得了天下老百姓的拥护。

当然,后来我们会看到,也正是因为实行这一新政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偏差,而恰恰使之成为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但在这一制度刚刚推行的时候,它确实有利于消除六国百姓的反秦意志。

除了实行“使黔首自实田”,秦始皇还不遗余力地采取了更多让种田农民得好处的富民政策。

比如,他还要求“上农除末,黔首是富”,也就是严厉打击各种囤积居奇投机倒把行为,保护农民的利益,要让农民们都安心种田而富裕起来。

秦始皇后来到处巡视,通过立碑铭刻文章的方式来作“政府工作报告”,宣布自己“忧恤黔首,朝夕不懈”,也就是担忧体恤老百姓的生活困难,日里夜里都操心。实际上,这不一定彻头彻尾都是溢美之词。

为了进一步赢得六国的民心,显示大秦帝国的皇恩浩荡,秦始皇除了让老百姓拥有田土,甚至直接给老百姓发粮发米。

比如,在过年的时候,下令给全国每个村发六石米,两只羊,让大家好好过年。这样一来,老百姓自然会更加觉得日子有奔头,还是秦国好。

老百姓们简直有翻身得解放的感觉,一度迸发出了非常强烈的生产热情。

所以,尽管经历了一系列战争,支出非常巨大,但秦朝的粮食储备非常丰富,仅仅咸阳就有许多十万担为一库的粮仓。

敖仓储存的粮食,可以供全秦朝人吃好几年。

粮食储备的丰富,一方面说明秦朝对百姓的税收压榨比较严重,但另外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很高。

种田,在秦朝统一天下后,确实很快就成为平民百姓看起来有前途的一项职业。既然有这么好的前途辉煌的职业,大家当然就不愿意造反了。

刘邦的爸爸和哥哥们就是如此。

此时的刘爸爸已经渐渐老了,人称刘太公。刘太公强烈的希望刘邦不要再东游西荡,回家来像哥哥们一样老老实实种田。

就当时来说,回家种田,对于刘邦这样的人来说,也确实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和萧何、曹参不同,刘邦本应该是秦朝重点打击的对象。

他本身是个不安定分子。他和通缉犯张耳、陈余有很深的交情,与县里的黑社会大哥王陵也是干兄弟,王陵作为地方豪强此时也遭到秦朝的通缉。

因此,回家种田,当一辈子住环保房、吃放心菜的农民,不再出头露面,也许是刘邦明哲保身的好办法。

他会回家种田吗?(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最强狂婿 神魔之上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峡谷正能量 农门长姐有空间 大奉打更人 南宋第一卧底 前方高能 异能小神农
相关推荐:
学神大佬的小祖宗超级飒木叶:旗木家的刀剑至尊重生之从学霸开始沉沦之书她们都想让我成魔入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