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前敌调度部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王爷,咱们的粮草不多了。运粮的队伍还没到,也不知道还要几天。”

六月初,宋同带着大部队进驻下蔡,得到的依旧是个破破烂烂的城。

赵登走的时候留下了不少粮食。

那三个贼寇撤走的时候,也没带多少粮食。

不过他们也没好心到留给宋同。

临走的时候一把大火给少了个干净。

这几天一直在下雨都没能阻止火势,火势从粮库蔓延到周围的民房,很多百姓家里都遭了殃。

宋同等人到了,光灭火就两三天。

好不容易整理好了下蔡,还没继续北上,便又遭遇了连日的大雨。

队伍困在下蔡,只能空耗着粮草。

耗了七八日,带出来的粮草就差不多了。

出来的时候带了大半个月的粮草,结果全让下雨天耗在路上了。

“给老方那里去信催一下吧,总这么等着也不是办法。”

宋同也没啥好办法,只能催促。

西头的河南道,魏南带兵进取鲁山。

与淮南东道不同,这边天气晴好非常适合行军打仗。

魏南打了一场胜仗之后,便兵出鲁阳关,直取鲁山城。

大军到了鲁山,只是开了几炮,姜巩便从北门撤了。

丝毫阻挡都没遇到。

这几天姜巩一直在琢磨破解火炮的方法。

可是琢磨来琢磨去,方法没找到魏南已经来了。

为了减少损失,姜巩只能撤退。

走的坚决果断,他和马伟完全不是一路人。

战略层面上讲,姜巩比马伟那种莽夫强多了。

姜巩撤了,结果停不下来了。

撤了鲁山撤龙兴,才十来天时间,一直撤到了汝州。

再撤可就是洛阳府了。

姜巩左思右想打算在汝州府城死守一波试试。

罗信集团的老巢虽然在信阳,但是洛阳、汝州等大城也是他们重点经营的地盘。

这些日子手下将士们的心里工作做的还不错,加上汝州城高墙厚,姜巩打算抗一下。

给罗信的急报早就送出去了,他在等罗信那边给他回信。

姜巩觉得罗信能给他想出克制火炮的办法。

他这边已经做好心里准备等着魏南的人来攻。

结果等了三日魏南的人也没来。

拍了探马出去一查,南军主力还在龙兴郏城一线。

姜巩立刻松了口气,耐着性子等着罗信给他的回信。

魏南这边不是不想进攻,实在是缺粮了。

魏南带的粮食也不算太多。

但他离着房州大本营更近运粮方便。

现在缺粮,只是因为推进的速度太快了。

而且收复庐山、龙兴、郏城等地,看到满城饥饿的百姓,魏南又拿出了一些粮食给百姓们。

这么一搞,能有余粮就怪了。

后头乔景龙也是火急火燎的往前线运粮,只不过山南东道往河南道的路不是很好,运粮速度比较慢。

魏南这边的进攻速度只能放缓一些。

东边催粮的信送到江州,宋扬和方哲正在研究各地战报。

魏南那边收复几座小成,也是不错的战绩。

看到催粮的信,方哲挠挠头道:“唉。没想到他们推进推的这么快。后勤跑腿哪跟得上他们的推进速度。搞得现在没了粮草。”

“那什么时候能给七叔他们送到?”

“按照原计划,最多三四天吧。”

“那还好,不必回信了,粮食可能比信还先到。”

队伍推进有些快了,再加上天天下雨,路难走,这送粮的事儿也怪不到方哲头上。

“七叔还说了一件事,马伟一队溃兵逃到了于明的地方。因为没有和于明打招呼,双方的探马出现了真空地带,追击的战士们临到头没了探马结果追丢了。”

宋扬拿起另一封信。

除了催粮宋同还另外送了一封信过来,里面是一些琐事,有战斗经过,有收编诸事。

其中提及了一个关于东西两路大军沟通的问题。

“唉……前路三军缺一个统一的调度,下官这里事情本就有些多。再管前线,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方哲略有些自责。

他是个老成稳重的人,能力虽然有,但统管调度不是他的强项。

掌管江州诸事已经耗费了不少心神。再管调度便有些力不从心。

宋扬摆摆手道:“此事与你无关,咱们在江州始终是远了。消息送来送去要好几天时间。一来一回就耽搁了最佳时机。如果交通方便点儿,沟通也就快了。”

宋扬现在越发希望通火车了。

“陈福那边不是已经从大冶过江了,他们现在往麻城修建铁路已经动工了。就是也不知道战争结束前能不能用上。”

从交通想到铁路,宋扬颇为期待的说。

但实际上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

淮南道的地势太低,很多地方都是去年前年的泄洪区。

从这些地方经过,就得修更高的防水垫层和排水涵管。

活多了技术上的要求也更高。

陈福选择从大冶对面开始修,也是为了方便材料运输。

“王爷。按照现在的速度,恐怕陈福那边刚开始咱们就恢复中原了。”方哲笑道。

东西二路速度实在太快了,方哲说的不是玩笑话。

“那也好啊。天下太平了,搞搞基建搞搞发展也是不错的。”

“打吧。赶紧把江北收复,还有西南那些蛮族要处理。大乾的土地一寸也不能丢。时候到了是该拿回来的时候了。”

宋扬靠在椅上悠闲的说道。

虽然说的轻松,言语却强而有力。

“对了,老于那边怎么样了。屯兵麻城有一段日子了,粮草可还供应的上?”

东西二路捷报频传,吸引了宋扬的目光。

聊了半天宋扬可算想起还有个中路主力。

“粮草早就发过去了,他们那里粮草应该是充足的很。”

“嘶……东边西边都缺粮,中间粮食多得很。分布不均匀啊。”宋扬琢磨了一下说道。

“王爷,东西路进展太快,而且他们书信要先到江宁房州在来江州,路途也远了些。”

“嗯……看来还是咱们临战之前考虑不周了。这样吧,那就搞个前敌调度部。专门负责中转调度、统一协调、情报传送之类的事情。”

“调度部暂时放在江北军营,这样北地消息就可以不用过江了。以后随着战事深入,调度部随着大军推进,跟着大军往前走。”

宋扬提出了一个建议道。

方哲一听,略一思索便重重点头。

“是个好法子,王爷深谋远虑。如此一来调度部专门负责战争诸事,专人专管,比现在咱们各自担着兼职好很多。”

宋扬看看方哲道:“这主官你可能做?”

“江州这边的事情太多。下官是无暇分身了。”方哲摇摇头道。

这方面本就不是他擅长的,自然不会站出来挑大梁。

“可有合适人选?”宋扬又问。

方哲摇摇头,一时没想到合适人选。

宋扬想了想提议道:“要不……让高老太师做总参谋长吧。”

宋扬手下这些人,包括宋扬,都没有管理过太大型的政务或战争。

说起统筹全局方面的能力,大家比老太师高良平还是差了些。

“老太师……他最近身体不适,恐怕不太方便吧。”方哲有些担心。

老太师病刚刚有了气色,突然给他个大活,怕老头子扛不住。

“老太师咋了?”

宋扬和方哲正说着话,马成来了。

马成现在是天天忙着发粮发军备,每天都有几十船粮食发往前线。

今天刚发走了一批粮食,他回衙门和公孙奇商量巡逻的事儿。

谈好了事情,公孙奇出去巡江了。

马成暂时没事,便过来看看宋扬这边有没有啥事儿吩咐。

方哲把准备成立前敌调度部的事儿和马成一说。

马成想了想道:“王爷,好像真有个人合适。”

“哦?谁。”宋扬和方哲同时询问。

“大胡子!”马成说出一个名字或者说代号。

“呃!把他给忘了,这家伙不错!就他了。”

宋扬一愣,随即立刻想到了一个人。

所谓的大胡子就是都昌县令刘怀仁。

这家伙粗中有细,大局观很好。

都昌在他的治理下算是发展的最好的县了。

马成提了这位,宋扬当即拍板,就用大胡子刘怀仁做总调度。

打仗的事儿归三路统帅管,打仗以外所有后勤事宜全归调度部管理。

并且还负责整个战场的情报递送,消息传达工作。

“马上找他来吧。”

人选方面大家都没有异议,宋扬立刻派人去找。

找人的使者前脚刚走,宋扬琢磨一下,又给刘怀仁加了个安抚重整收复地区的工作。

之前说的那些后备干部也都归了刘大胡子管。

由他负责统一安排后备干部们的去向。

第二天下午,刘大胡子就到了。

都昌到壶口渡的路修好了,快马加鞭一天就到壶口渡

宋扬立刻见了刘怀仁。

一说让他做前敌总指挥,刘怀仁顿时有些为难。

他虽然颇有大局观,也有些能力,但也是缺乏经验。

“经验方面你可以放心,让老太师做总参谋长。你俩搭班子干活。”

这样一来刘怀仁便不再多说,有老太师这么个大手子指导,还有啥不敢做的。

刘怀仁便欣然接受了这个工作。

只是可怜老太师刚病愈歇了没几天,又被征召去了江北……

谁让老太师是咱大乾国之栋梁呢……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大奉打更人 峡谷正能量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神魔之上 最强狂婿 农门长姐有空间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异能小神农 前方高能 南宋第一卧底
相关推荐:
开局就结婚,迎娶全民偶像出狱后,我爆红娱乐圈武林萌主神级进化:开局中华田园犬大明枭士完美攻略:作死需谨慎堡垒时代穿越封神之纣王再暴终是君人在漫威:你管这叫法师?勇者的使命不是推翻魔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