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又闻高知府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姜娘子一行从真阳县探亲回来没多久,直接找到淑娘, 说自家几口人除了小儿子吕河, 都愿签卖身契,日后跟着县令一家。

几年来淑娘虽然跟丈夫私底下商量着想要吕家投靠, 这样才能让吕江这个学医的跟随自家,却一直都找不到什么机会来说明自家态度, 毕竟吕家如今过得不错。吕壮有做饭的手艺开着饭铺子不说,两个儿子一个在医学堂里做学徒、一个拜了县令为师正在读书。一家都是良民, 未来也大有可期, 怎么看也不大可能卖身为奴。

她已经打算着不行就自己赶鸭子上架硬啃医书了,如今姜娘子忽然说要卖身给县令一家,她怎么看怎么觉得奇怪, 便问姜娘子是不是中秋探亲家中出了什么变故?

姜娘子果真叹了口气,她既然有卖身为奴的打算, 自然把自己当做下人回话了:“夫人, 奴家爹说,那个纪家派了人到处打听我们一家人的去处。也不知哪个好事的还把我们两家结亲的事告诉了纪家, 纪家那位举子带着村人到医馆里本打算闹事的, 恰巧真阳县的县令夫人生病派了公差去请奴家爹,弹压住了才没让纪家闹起来。”

“奴家爹说,后来有人劝过纪举人得饶人处且饶人, 即便不肯饶也不要牵连到无辜人身上。纪举人却说他既然读书中举,日后自然能够做了官,何故要饶一个对自家不敬的庶民?还说今秋又是省试, 他自然会再下场举业,叫奴家爹想好了说出奴家一家的去处,不然他找不到奴家一家,少不得要把他这亲家拿来消气。”

“奴家爹说万一纪举人真的要大肆报复,不管是吕家还是姜家都受不住,不如托身在县令大人门下求个荫蔽。再有河儿拜了县令为师,若县令三年任满离开,是叫河儿留在父母身边荒废了读书、还是叫他离了父母一个人跟着县令?”

“奴家郎君回来跟公爹说了这话,公爹说好,只是河儿既然要读书入仕,就不能卖身为奴了,不然将来科举写明出身时身份上不好看。”

淑娘听完先同仇敌忾地说了纪家几句,然后才说道:“这件事我不能做主,还是等官人回来让他决定。姜嫂子先家去,晚上回来我告诉大人。”

当晚淑娘说给丈夫,施禹水自然很奇怪:“娘子,咱们早先不就是这么打算的吗?你怎么不当场答应下来?”

淑娘笑着说:“你当我不想答应?我是忽然想到有点乘人之危,心里有点不忍。再说这不算是小事,要是我直接就做了主了,怕吕家担心有变,索性让你决定,给他们安安心。”

施禹水点点头:“也行。明天你告诉他们我同意了,叫他们寻个好的牙婆办身契,记得到衙门去登记。还有,你说给吕家,叫他们把房子卖了搬过来住。一进不是还空着两个院子吗?分他们家一个。”

淑娘自然一一的答应下来,第二天唤来姜娘子说给她听。姜娘子问道:“那房子何必卖掉?留着租出去不是更好吗?”

淑娘笑道:“你们买的那个小房子我也知道,一来租出去也没几个钱,二来这租钱交给谁来管?大人日后再想回这里做官恐怕没有机会了,你们一家自然是跟着大人走,难道为了这几个钱特意留下人来?大人做官自然有官邸住,你们也跟着住在官邸里。”

姜娘子恍然大悟:“夫人说的是,奴家回去就叫男人寻个经纪卖掉。”

她这边把房子脱手,蔡娘子正要寻个小院子安置前公婆,就手买了下来。两个老人见她跟儿子和离了还这么照顾自己两口儿,只道她对儿子还有情意,到狱中探望时便说给乌县尉了。

乌县尉听了之后想到一日夫妻百日恩,也觉得娘子是气头上才跟自己和离的,心里自然还是不舍得。他立刻又吩咐爹娘去找蔡娘子,求她请兄长们做做人情免除自己的罪责。又咬破手指亲写了一封血书表明自己心迹,只道自己一时煳涂,娘子宽宏大量大人不计小人过,等出了狱自己就跟娘子复合,日后定然对娘子言听计从。

那厢蔡娘子接到这封血书顿时哭笑不得,客气地请乌家二老离去,又说自己绝无复合之意。自己对他们一家已经仁至义尽,请乌家的人以后不要再来打扰。

乌家事了,蔡娘子兴兴头头地准备开药铺了。

方老郎中这边也很快就知道了吕江会跟爹娘一起卖身给县令家,本想劝他几句,却在了解原委之后也叹了口气,对吕江却换了一番说辞:“你有天分,又勤谨,我原想着把自己一身医术交给你之后再叫你四处行医长长见识。现在看来,日后你跟着县令大人辗转各地做官,还能多接触一下各处的名医,多向他们请教,博采众长,说不得还能成一代名家呢。”

吕江虽然不舍得师父师祖,可更不能丢了父母爷娘留下,又有些担心日后不能在学医术。此刻听着师祖的话不禁大喜,那点子不舍之意立刻抛到了九霄云外。

转眼到了九月,县里三名参加省试的书生都回来了。来拜见县令时,施禹水自然问起各人答得如何。

苗书生最先摇头:“不瞒大人,学生今次倒没有那般紧张了。可惜运气不好分到了臭号附近,受了些影响,总觉得答得不太对头。”

另外两个人倒是没有这么倒霉,又说跟平常差不多,答题时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施禹水便叫他们三个将答卷默写出来留给自己看。发现苗书生的破题是准确的,只是措辞上有些不好。另外两名书生的破题却在一开始便错了。

他看看三个书生,合上答卷说道:“苗书生不必叹气,本县看你作答还是有中举的可能的。至于你们两人,立意上与题目有些偏差。”他沉默了一下委婉地说道:“幸而文字不错,若是考官欣赏,也能得中。”

省试发榜很快,重阳节前一天喜报已经送来了:苗书生名列榜尾,另外两人榜上无名。

第二天县衙给苗书生——如今该改叫苗举人了——办了庆功宴,宴会后施禹水便吩咐苗举人准备行李,尽快动身赶往京城参加明年春闱。

然而他忽然又想起了方腊来:方腊起事的具体时间他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是快过年的时候,杭州正是起事地点之一。从岭南入京水路须走京杭大运河,杭州是必经之地。若是自己记错了时间,那苗举人很有可能正遇到方腊贼寇,那岂不是要枉送了性命?

施禹水回到家中说给淑娘,苦恼地说道:“若非我忘了方腊起事这回事,也没有今日的烦恼了。”

淑娘静静地听完,问道:“郎君的意思是担心苗举人正好碰上乱民?”

施禹水点点头:“我只记得在杭州附近,大约是冬底。前月县衙抓到了疑似贼寇的人,问出了方腊,我才想起这回事。本来他们三个都不中的话自然无须担心,可既然得了个举人,我又……自然是想叫这个举人变成进士给我添一笔功绩……”

淑娘想了想,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派人送他到杭州。郎君你在杭州的时候不是见过杭州府的知府吗?到了杭州就叫苗举人跟杭州的举子一起进京。”

施禹水仔细想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很快又想到了别的:“这样,派智清或者智苦一路护送他到杭州,叫王大或者王二随行。”

淑娘奇怪道:“智清智苦都行,叫王大他们是做什么?”

施禹水笑着说道:“我是想到了应该派人去京里打点一下明年我调任的事。有三皇子这一层,我在朝中勉强算得上有人照应,可我若不赶着求官,怕三皇子不会留意到这个。”

淑娘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她想了想说道:“那该叫王大去。一来王大进过京更熟悉,二来王大的孩子出世时候他不在家,算算也有半岁了,可以顺道看一看孩子;三来嘛,王二的女儿如今才三个月……”

施禹水点点头:“嗯,娘子你说的有道理。”

第二天施禹水叫来智清王大,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通,而后说道:“回头到了杭州,你们寻武都头探探,能跟杭州的举子一道进京的话智清就可以回来了,不然还要麻烦你把苗举人送到京里去。至于王大,我另有事交给你去办,你到杭州之后还跟苗举人一起进京。”又私下提点王大机灵着点,银子若不够使了可以回家去取:“也见见你儿子。”

两个人都应了下来,回去收拾了行李,等苗举人那边定了日期之后便跟他一起出发了。

这一去就是两个月音讯全无。直到十一月中,智清方风尘仆仆地回来,直接到衙门里去见施禹水:“大人,小的跟王大哥到杭州后去见高知府。原来高知府年后就要调职,趁着还不到年根,准备派武都头叔侄护送家眷入京,杭州府的举子也都一起。”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大奉打更人 最强狂婿 农门长姐有空间 前方高能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峡谷正能量 异能小神农 神魔之上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南宋第一卧底
相关推荐:
奋斗在玄武界奋斗在乡村盛唐极品纨绔洪荒古神洪荒古帝妖孽的开挂人生蛮荒志异更宋弄哭同桌后,我天下无敌!网游之修道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