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雨飘摇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毅宗:

烈武广德皇帝姓高本讳长顺,改讳长浩,中宗独子也。母曰文德惠顺皇后林氏。

以长隆十一年七月十四生于宁安之泰然,时有紫龙游于宫楼,应龙呼于宫外,三日而去。

长隆二十八年七月十一,中宗崩。子夜,关内侯林锦荣辅太子即皇帝位,时年十六。国号建武。

元年元月,初继,时遇鲁王高泽崩,以相项汤、御史大夫陈霁进效古推恩言,上令鲁仲公子直归故。次月,世子合斩公子直,承鲁王位。

三月,鲁军易帜,鲁王称兵诏帝于曲阜。三月十日,陷商丘。三月二十,乃诏京畿林督师锦荣为帅,令率军十五万守宁安,三月二十七,贼号五十万众围京,致政令不达,诸侯割据,叛匪四起,是为乱始。

七月二十一日,越军至,京畿将林锦荣、吴越总督邹桂武破贼于宁安之城下。锦荣兵丧,遂越军入城。迫诏以邹桂武为太尉、封吴王,依前吴越总督府元帅,其权势无两,帝委之,幸得锦荣忠直,方保大统。

三年七月十七,帝弱冠,大器已成,各方朝贺……

——《齐书·武帝本纪》

“将军何故着甲?如欲清君之侧,标下替将军斩下那邹贼狗头便是!”

林锦荣对镜正冠,回望身后威容甲士,含笑道“有道玉不琢,不成器也。我儿幼立大志,且勤且敏,常有率宾归王之念,怀家国两昌之心。故此,为父方遣你至燕辽苦寒之域,穿风歃血……却不想你,竟成一莽夫了?”

“……大人何何出此言,霄隐记,大人曾言,凭天下骁锐之士,坚甲利兵,廓清环宇如探囊取物!标下自认不及将军十一,然……”

“公素。”甲士慷慨陈词之际,将军轻拍其肩,面露不悦,沉声道。

“你我父子,一别多年各赴戎机,相聚已是不易。而今,我儿归家仍循军礼,遵父为将,自称标下。为将,本将甚慰,为父,老父心寒。”

“公父息怒!”林霄不由语塞,低下头去不再言语。

幼遵父,及长而遵将帅,时至今日,已然铭心刻骨。

只是现下,上将军一反常态,为人子嗣,不免为父忧心“儿仅不解。公父沙场宿将,而今披甲挎刀立于殿,难免草动蛇惊之变。届时乱臣惊惧贼子胆寒,儿唯恐公父……”

林霄抱拳而礼,期艾片刻无果,索性不再言及此事,改口道“至贸然请战,皆因儿年少,于辽为人所轻……日复一日,留有此习……公父恕罪。”

望子期艾难言,其孝其情至真至诚,将军神色稍霁,轻笑着点了点头,有些话,为人子,说不出口,为人父者,也不必听于耳中,自出自养,知子者,莫若父矣。

父道儿心性高远,却非刚愎狂傲之徒,记昔御前武试。虽错魁冠,倒无妄自菲薄之哀、推脱委责之怨,尝与相向争魁者深交,故友相称,开阔端方,复观归日,深沉严重,所部倾盖感佩,个中德行,大成风貌。再观眼下,恭正谦全,言谈间进有理,退有据,然频频期艾顿足,如临深渊。

将军不由晃首轻叹“儿于辽土急功近利之举,终是为父严厉之过,也罢。”

“公父已悉?”林霄闻言一窒,俯首抱拳道“儿有过。”

“各府信笺往来尚且不论,为父戎马一世,尚余几分识人之能,但观我儿随行甲士铁骑。”话到此处,将军信手点了点屋外戍守军卒“皆是刃不离手,甲不离身,凶光满目,凝身如铁。”

“若非百战余生之辈,何来此等器宇?”将军语毕,便大步行出侯府,蹬鞍上马,临别之际,也不忘侧目看着跟出来的林霄,语重心长“公素我儿,腹有大愿是为志士,心怀社稷,是为仁人,死节策身是为忠臣,御部如臂,是为良将。然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于位谋位于世谋人。莫以功而失心,莫以利而失德,功利仁德并济,方为完人。”

“公父苦心,儿不敢忘。”听着马蹄踏歌而去,林霄迟迟未直起身来,虽有闻言自省其身之意,却也有抑郁不得,苦心枉费之黯然落寞。

“公子霄,何故于此黯然垂首,抑郁无言啊?”

语带清风翩然至,似是关恻,又多了几许嘲弄。

“霄,拜过先生。”

林霄昂首回身而拜,来人器宇轩昂,丰神飘洒,青白长衫款摆,一条纶巾虽是端端系于发上,却似是没有系对地方,系在了发髻根部,两鬓青丝随意搭在胸前。

不像是儒生名士,反倒似一山野诗人,令人啼笑皆非之余,平添几缕率性潇洒,颇有仙意。

其人脚下黑白快靴大步生风,腰间的缎带玉牌曳佩争鸣,空灵苍翠。

一柄折扇,檀木做骨雪帛为面,上绘映雪寒潭,略一思量,便知此为清风来处。

“公子霄……哦……如今当称少将军才是。”狂生行至林霄身侧,脚步未停,竟朗然而笑,围着他绕起圈来来,故作玄虚咬耳道“可是将军嫉尔年少有成,无故训斥了少将军一番啊?”

他一面说,还一面以手中折扇敲了敲林霄胸前的甲胄,显得颇为亲近。

林霄闻言苦笑,继而直身,正视其人,戏谑道“悉为先生所料,先生……真神人也。”

“唉,过奖过奖。”狂生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扬眉翘首,其神色,飘若羽化登仙“少将军不必挂怀,公子霄千骑卷尘之壮,丹云游之途,亦有所耳闻,将军值此年华尚且……尚且……”

似是觉当子言父之旧略有不妥,狂生踌躇了半晌,终是甩了甩扇子“旧日之事,不提也罢!只道不若少将军有为便是了!”

霄观其形状,不禁莞尔“先生过誉,学生万不敢当,先生云游,迢长路远,想必颇为辛劳,不妨且入府小坐,学生即刻差人备宴,为先生接风洗……”

“唉!”狂生颜色突沉,合扇敲林霄盔顶,不依不饶道“你这孽徒,我到此处莫不是便为菜肴酒水而来?你可是将刘某视若江湖术士市井方道了?吾乃圣人门生,你怎敢辱我!”

“欺师之举,学生断不敢为,备宴不过尊师之为。”林霄说着,挑眉指了指头顶狼盔,煞有介事的拄刃威立“然霄乃朝廷命官,先生无故击之,目无法纪漠我天官威严,当论何罪?”

刘丹不由错愕“数年未见,倒是愈发的牙尖嘴利了?”

不过片刻,先生又是咧嘴一笑,挤在学生身侧,将扇在他面前一展,捋须“霄公子,且看老夫新绘扇面如何?”

“先生画工惊绝,学生虽是学不来,到也有幸得以于侧一赏。”林霄双手接过折扇,细细观摩。

“不过随意泼墨数笔点彩几分,少将军权当解乏,猜度一番此地于何处便是。”

林霄不由暗笑先生贪玩,遂观扇面,其面绘有远山、城楼、清潭、朔雪、寒松、孤鹤、烽烟,由远及近、错落有致,左右遥呼,相对相宜,其涉色淡雅,甫观之,便觉幽远高古。

“映雪湖……”缓而合扇,奉还于刘丹,他望着先生皱眉道“此地为我军所镇,学生自然识得,可先生既至关山之侧,学生缘何不闻一言……”

“嘿?少将军好眼力,不错,正是映雪湖。至于未曾知会少将军么……”先生腼腆的笑了笑“先生老矣,一路迁延,以致与少将军擦肩……”

师徒二人叙旧之时,泰然宫内,却又是另一番光景。

乾元门内,日光明亮,温润了玉砌雕栏,灿烂了绿瓦红墙。

乾元殿上,金顶耀目,与日争辉,腾飞了两尾金龙。,

锦衣缎带者,踏过台台玉阶,丝袍无须者高声而迎。

“太傅、丞相、领齐州牧项汤到!”

“司隶校尉、领宁安令吕弘韬到!”

“廷尉,领齐州刺史高严到

百官分列于殿外,待宫人们依次报出官职,他们方才有序的步入殿内。

一如其名,乾元,乾为天,元为首,天子威严,世间之首,世人敬畏,无人敢犯。

却有一人,于此,不以为然。

其人蟒袍玉带,身材健硕,满面红光,眉宇间,威势流露,其身后,复以一员魁梧战将随行。

百官见之,无不侧身移步相让,宫人见之,齐声相迎。

“吴王,太尉,领吴越总督到!”

太尉过百官之丛,方步入殿,一不趋礼,二不说话,兀自走到大殿正中,宫人们立时将一张躺椅放在他身后,铺好狐皮驼绒……

皇帝见其骄纵跋扈,不由气结,暗握镇纸朱玉,至指节泛白,仍是难泄心头怒火,索性远目他处调息敛神,眼不见为净。

“关内侯,柱国将军,林上将军到!”

刀鞘拍甲,明光耀目,林锦荣连环铠甲耀如金,人未至,甲光便以入殿。

其见太尉此般逆行,不由切齿“太尉,好大的威风!”将军冷笑,径直拄刀朝大司马逼去。

太尉戎马出身,旦闻甲兵相口之声,不由警醒。

稍一侧目,便见上将军披甲挎刀阔步而来,暗自心惊。

“上将军!”邹桂武长身而起,摇指上将军怒斥”尔国之重将,位及恭候,贵为帝胄,世受皇恩!敢视龙威于无物,披甲挎刀上殿乎!卫尉何在?还不速将乱臣擒下!”

卫尉拄着长剑,小瞥太尉一眼,并未理会,反是冲上将军抱拳行礼。

“太尉息怒。”将军冲太尉一礼,又转年正弱冠的建武皇帝叩拜道“陛下请容臣细禀。”

“太祖训,安乐不忘忧患,清平不废武功,故本朝历任上将军皆是披甲朝堂,剑履上殿,以彰太祖警训!然有制言,立幼帝,则刀兵凶物不得入宫闱半步。而今陛下年及弱冠,大器已成,又得太尉这等柱国之臣,如龙得翔九天,臣下自当遵古训循祖制,披甲挎刃,剑履上殿,一彰太祖未雨绸缪之警,二焯大齐浩浩国威!”

说到这,他直起身来,看着太尉悠悠道“若太尉觉此举不妥,下官将甲兵挂于殿外便是。”

“将军言之有理,既是祖训,理当遵之。再者,本部堂征战无数,一柄横刀,倒也不惧!”太尉的声音大了几分,当场就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臣打了个哆嗦,险些就跪下来……

不过唇齿错合间多用了几分力,竟使得百官噤若寒蝉!

太尉见之,不由莞尔,行至殿中“陛下,臣闻辽州督师秦冀,曾差人马一标,押华石玉器无算,为陛下生辰之贺礼,臣蒙陛下信任,委朝中要职,臣感激涕零之余,不敢忘一方总督之责,特自吴越着礼,恭贺陛下弱冠……”

“殿前献礼……”

“此为大不敬之罪啊……”

“咳咳!”

此言一出,百官议论纷纷,然闻太尉一声干咳,殿内转瞬阒然如夜。

“昔有召公作《旅獒》,妙谏武王,莫玩人而丧德,玩物而丧志。今,值陛下弱冠之日,臣欲法召公,冒天下之大不为,殿上献礼,呈陛下一言。”邹桂武偏挪一步,引身后战将上前“此人乃臣下旧部,姓赵讳麒,小字知麟,勇冠三军,武略相宜,乃吴越青俊之才华最盛者。臣引贤才为贺,望陛下任人唯贤,御下唯德。”

太尉果非常人,不过数言,便堵得群臣无话可说,便连上将军本人,亦不得不出言附和。

“太尉苦心为国,锦荣感佩!”上将军朝太尉一拜,借机侧目赵麒,但见其人身高八尺、剑眉虎目、体态健硕,英武不凡,不由愁绪暗生“此子便为扬州都统?名不虚传……想来,此子麾下虎旅亦共至矣。”

皇帝见此错愕,随即望向上将军,怎奈上将军正低头沉吟,似是苦于无策。

稍作踌躇后,上自龙椅起身,沉声道“太尉今日一谏,朕受益匪浅,朕日后,定如司马所言,任人唯贤,御下唯德,上顺天意,下应民心。”

邹桂武不等皇帝说完,便又行至大殿中央“陛下贤德圣明,苍生之福,社稷之福,臣等之福。此事已毕,臣尚有一要务,不知道今日当将不当讲……”

上将军皱眉遐思“各地军政均由总督节制,若是吴越齐鲁两地事物,此贼大可不必于殿上明言……莫非安云有难……”

“国事为重,遑论凶吉,太尉旦言。”皇帝亦是惑而不解,平日事物均有太尉一人定夺,今其一反常态,置事朝堂之上共议,不知有何所图。

“陛下。”邹桂武少有的冲皇帝俯身一拜“前日魏西败绩,曾缉魏军细作数人,今臣据细作供认,御史大夫陈霁,曾与原魏韩总督刘安云暗通书信,致我大军部署为贼所悉。经臣核查,证据确凿,现今已到定罪之时,然,御史大夫与臣同秩,位高望重,臣不敢僭越,故请上决。”

“陈大夫?”上将军闻言侧目,果见陈霁平日所立之处不见其人,只怕是……

“陛下!”林锦荣登时移步殿中,躬身一礼“陈霁为官数十载,奉公守法,廉洁公正,素以辅国为责,安民为任,以臣知,霁与魏帅素无往来,然今贸然修书外将,实为蹊跷。臣愚见,事出唐突,此间隐情尚需详查,恳陛下明察。”

“上将军此言差矣,乱臣潜于天子卧榻之侧,甚急甚危,当立除以绝后患方为上选……莫非……”

邹桂武走到林锦荣身前,笑道“莫非,将军有意庇护贼子?夫武所记无差,魏帅乃将军妻舅,将军如此,人之常情。”

“那又如何?”上将军傲然而叱,肃然而立,慨然道“陛下,臣口无遮拦,还望陛下恕罪。”

他转身看着邹桂武,淡淡道“太尉记否。本将,亦为先帝妻舅,魏帅乱与否臣,荣不敢妄论,然贼子何人,天下,自有公论。”

“陛下。”将军说完,未曾理会脸色阴郁的太尉,对着皇帝又是一拜“臣请陛下暂缓惩处,再行查察!”

皇帝看着二人,左右为难一番,便得一模棱两可之言“嗯……司马与上将军所言皆有其理,不知列为臣工有何看法?”

上将军闻言,以余光环视众臣,却见一干正人君子,缄口不言,平日将忠义孝悌礼义廉挂在嘴边,而今,却又尽数踩在了脚底,令人心寒。

“老夫……老夫以为,上将军言之有……”

“咳!”邹桂武望向出言之人“汤公何故期艾?丞相天子恩师,位列三公之首,秩于百官之上,有话但说无妨,无需顾虑。”

丞相闻言,偷瞟了上将军一眼,见其俯首不言,便改口道“将军言之差矣,先前,太尉已禀明陛下,此事,证据确凿。老臣以为,既证据确凿,此等贼子留于天子身侧不妥,再者,若延误了,不免不忠之臣起不臣之心……然……”

丞相话锋一转道“法有度,理有规,适逢天子弱冠,陈霁一人之罪,不宜涉其宗族子嗣,望陛下以厚德载物,便定陈霁一人之罪,昭天下吾皇仁德。。”

皇帝闻言,点头道“适逢今日,当示天下以仁,太尉以为如何?”

太尉小望丞相,此人平日谨小慎微,今时亦不减正气傲骨,然上将军一反常态,未就此事深究,让他有些疑惑,复详其态亦无端可觅,思忖片刻,他便点了点头“同朝多年,至此,臣亦不忍,陛下仁德,万民之幸,陛下既已下圣断,臣已无它务,且容臣告退。”

见太尉阔步而去,上将军切齿难忍,暗自搭上刀柄 “君之不君,臣之不臣!”

“将军……小不忍则乱大谋……”身侧丞相急牵住将军战袍,四下环顾后,低声道“今夜老夫庆生,欲邀将军至府上赴宴,共商大事。”

上将军横眉怒道“太傅可知,何为竖子不足与谋?”

“将军切勿动怒!此情此景,老夫何尝不是痛心疾首啊?”老丞相拉着将军战袍规劝到“老夫枯骨残躯,食君之禄,却无忠君之能,如今,江山社稷,就全仰仗将军了……”老丞相说着,又弯下腰去,端端一拜“请将军莫要推辞,务必到会,共商大计。”

“如此也罢。太傅盛情相邀,本将也不便推辞。”将军神色稍霁,捋须道“太傅宽心,今日晚宴,本节必到……”(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农门长姐有空间 南宋第一卧底 神魔之上 异能小神农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峡谷正能量 前方高能 最强狂婿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大奉打更人
相关推荐:
影视:我于此刻行走诸天我不是钟馗我钟馗徒弟智能AI田园山水间墨毒丹青超能小作家好莱坞娱乐大亨我真就想赚点小钱啊安逸的牧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