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水龙车和起重机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第二天,当杨墨来北城例行视察的时候。

远远的就听见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越靠近北城,主街两旁人头攒动。

几乎半个县城的百姓们箪食壶浆,夹道前来迎接他!

比上一次他进城请赏时还要隆重!

才刚过县城中心的县衙门口,北城的几个乡老们就亲手抓住他的马缰。

坚决要请他去赛樊楼赴宴。

杨墨以事务繁忙为由,拒绝了他们的盛情邀约。

虽然如此,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杨墨也不得不下马来,跟几位乡老边走边聊。

这些受灾的居民中,也不全都是贫民,其中也不乏富户。

他们在得知这件事之后,对杨墨和民夫们也都十分感激。

这些富户们,谁在城里还没有三门穷亲戚?

如果杨墨不提出这个建议帮助那些受灾的百姓。

百姓们势必就只能向宗族或亲党中的富户们寻求帮助。

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加重了富户们的负担。

亲戚或者本家找上门来问自己借钱。

即使不想借,也抹不开情面,什么时候还,那就更是个未知数。

有了杨墨的这个提议,一下子就把他们从人情负担里摘了出来。

他们有钱,大可以借给自己愿意出借的对象,还能赚取合法的利息。

话又说回来,自古以来,人情债都是最重的。

受灾的百姓们,宁愿付利息借陌生人的钱,恐怕也不愿意欠自家亲戚人情。

不管是灾民还是富户,他们当然都对杨墨感恩戴德。

甚至当场就有人主动承诺,可以把自己家的房屋,无偿借给工程队使用。

甚至还有人愿意捐出善款,资助县府修城,改善民夫们的伙食。

杨墨听了乡老们的陈诉,暗自欣喜。

北城这一片,做什么营生的百姓都有。

有了这些居民的帮助,物资的堆放,民夫们的住所。

甚至于干净的饮用水和粮食供应,都得到了保障。

为工程队省下了大批的帐篷,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同时也改善了工程队的各项条件。

民夫们能够吃得好,休息得好,干起活来自然也更加卖力。

为了回应这些乡老们的善意,也为了解决目前的材料困境。

杨墨答应帮他们清理倒塌的建筑垃圾,征收倒塌房屋上能够利用的所有材料。

包括破砖烂瓦,房屋上的各类木料。

大的木料比如房屋的梁柱,可以直接拿来制造工程设备。

其它废弃的散碎木料,可以作为工地厨房的燃料,一举两得。

这些东西,杨墨都会让专人一笔笔记录在案。

将来帮助居民新建房屋的时候,都会以同等的原料偿还给他们。

这样做不仅解了当下工地上原料不足的燃眉之急。

还让本地居民们建房的时候,能用上新料子。

他们也不用整日为了守住自己倒塌的旧宅上的那点东西而提心吊胆。

这一举措彻底化解了当地居民跟工程队之间的矛盾。

北城一带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变化。

没过几天,杨墨设计的工程器械,就开始有序的投入到了日常劳作中。

最开始投入工作的是水龙车!

这种造型紧凑的汲水车,是杨墨从后世消防车上得到的启发。

这台车依靠人力或者畜力行动,每台车可以储备重达一吨的清水。

然后利用压缩空气的原理 ,由一个人在身后操纵力臂,实现高压喷水。

虽然这台车储水量跟后世的消防车不可同日而语,但相比于用水桶一桶一桶的从北河中挑水泼街,效率又何止高了一个量级。

十几辆水龙车从早到晚往返于北河码头跟城墙之间,一寸一寸的冲洗每一块城砖。

有了这件利器的帮助,北城墙周围污秽的城墙和街道,很快就得到了大的改观。

开工七天之后,速个北城区焕然一新。

街道和城墙上,干净的一尘不染。

除了那些破损的城墙和房屋,还在提醒着大家,这里前不久才发过洪水。

城内几乎已经看不出洪灾的痕迹。

不久之后,第一台大型起重设备的所有构件也已经完工了。

杨墨亲自领着几个老师傅,指挥着二十多个木匠忙活了一天。

才把这台庞然大物组装完成。

杨墨当场为工程队里的人演示了这台机械的使用方法。

他一个人利用起重机,就轻易的吊起了几十倍于自身体重的砖石。

这一奇观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那些老师傅们仰着头看着被起重机吊到半空中的砖石,一个个激动的热泪盈眶。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台机械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比民夫们过去在工程中经常用到的桔槔,强了何止十倍。

这个时代常用的起重设备桔槔,不过只是一种简单的杠杆。

跟这种结构复杂的大型设备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有了起重机的帮助,清理工作就更加顺利了。

为了保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也为了保护这台起重机。

杨墨安排了专门的人员来操作这台机械。

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人毫不意外,也是个老山村人。

北城焕然一新,城墙外的北河码头,也渐渐开始恢复生气。

县里的生意人,都纷纷复产。

外地商人的船只,也开始频繁进驻码头,整个县城从洪灾中复活了。

当周师爷把这番景象告诉郑知县之后,郑仕弘才又第二次来了工地上。

这次,就连他也是眼前一亮。

本来依县衙那些文吏们的估算,清理内城至少要花一个多月时间。

哪知杨墨才花了不到十天,就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

郑仕弘暗暗为自己请了杨墨做监工而感到高兴。

南嶂县志上记载,像这样大水漫城的洪灾,几乎每隔几十年就会发生一次。

每次发生这样的洪灾之后,县里百姓都会染上各种时疫。

不仅民力大量受损,县里也会百业凋敝,要很多年才能再次恢复过来。

郑仕弘本来还担心旧事重演,可这段时间以来,却并没有听到相关的汇报。

这些都完全得益于杨墨事前充分的预防。

洪灾过后,地表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杨墨让人在北河边上挖了一个大池子,往里面投入了大量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然后才利用砂石过滤过的水来清洗地面和城墙。

饮用水更是经过了他专门设计的过滤系统之后,才被准许饮用。

此举大大减少了因为水源不洁而造成的病症。

经过他事前的一系列举措,这次洪灾过后,县城才没有暴发时疫。

就在县令大人再次莅临北城墙的这个下午,派去襄阳采购物资的船队终于回来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大奉打更人 峡谷正能量 异能小神农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南宋第一卧底 神魔之上 最强狂婿 农门长姐有空间 前方高能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相关推荐:
县太爷的仵作娘子彩色收集系统网游之王者平凡英雄联盟:超神中单王牌特工带崽逃荒后我靠空间养活病娇夫君硬核王妃她武力爆表我有一个天庭红包群三界红包群超级无敌装逼仇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