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78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总理在主席这里吃过饭后, 回去当晚就进了医院, 被医生护士用担架抬进急诊室的。

秘书得知消息时骇了一跳, 虽然不知道主席为啥自己吃了花瓣不说, 还要哐总理跟他一起吃,但是如果对方病情加重是因为吃那什么花瓣引起的,一旦传出去的话对主席可绝对不利。

秘书当即通知了主席,两人抽空去医院探病,见到了拉的虚脱躺在病床上挂盐水的总理。

“翔宇, 现在感觉如何?”主席笑呵呵地问的意味深长。

秘书嘴角抽了抽, 过去把带来的花果篮放下。

总理苍白的脸上稍显纠结, 看向主席的目光有点好奇和难言。

主席摆摆手将秘书打发出去了, 亲手从花果篮里捡了一只大红苹果给他削着吃。

“你那是什么宝贝?叫我好一番折腾, 现在浑身虚得慌。”总理瞿了主席一眼。

若不是身体内里的变化很明显,自己能感觉到得到了改善, 他还以为这家伙给他下了一剂泻药呢。

主席摇了摇头,双眼含笑地递上削好的苹果块, 道是神曰不可说。

总理等了半天结果就等到这句话, 狠狠咬了一口苹果肉, 差点喷他一脸。

这时总理夫人过来送饭了, 见主席也在,都是认识的人, 简单打过了招呼,然后她才发现丈夫竟然在吃苹果。

“你说你昨天还咳嗽成那样,咋又敢吃凉的东西了, 可别馋嘴了。”总理夫人想上去给他夺了。

总理指着主席让他背锅,都是他送的,可不管自己的事,而且他都已经好了,吃个苹果怎么啦。

总理夫人不信,叫来了主治医生,询问总理的病情,昨天还咳嗽个不停,昨夜还拉的站不起来,咋就那么快就没事了,可别合伙哐她。

“额,周先生确实没事了,身体上没什么大问题,除了因为脱水虚了一点,其他都很好,等出院回家慢慢进补就能很快恢复到全盛状态。”医生推了推眼镜照实回答。

总理夫人这下惊喜了,没想到丈夫真的一下就好了,那她还拦什么啊,想吃啥都成。

“你中午想吃什么?我回去给你做去。”总理夫人这回好说话多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从现在起势必要把丈夫喂养的白胖健康。

总理只点了个素鸡汤,外加两个清淡小菜,再多他现在这种情况也吃不了。

等人都走后,总理想继续问那个神奇东西的事,被总理岔开话题开始说筹粮的计划实施情况。

总理思及老朋友在城北那片还保着一群奇人异士,想必通过他们找到点调理身体的宝贝应当不是难事,索性随着对方的意思不再多提。

两人在医院病房里商量国家大事,却不知道外面已经传开了流言。

说什么总理从主席那里回去后就不好了,一把手二把手这是闹矛盾了啊,莫不是关系破裂了?

一直想寻机作妖的某些人顿时心喜万分,开始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地准备争权夺利。

谁知还没高兴上一天,争权夺利的计划都没布置开,那边总理已经出院了,还活蹦乱跳的,主席亲自去接,两个人有说有笑看上去关系依然好的不得了,真是见鬼了。

接下来,京都城开始忙着一件重要的大事,从上到下都忙成狗,哪还有闲心再想什么权不权利不利的。

“同志们,我们上次提到灾区天降甘霖缓解了干旱,但是现在那些同胞们正缺重中之重的粮种!这就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帮他们一把!只要每家捐出一点余粮,我们灾区的乡亲们就能有下一季粮食丰收的希望!城镇随之能收上来更多的公粮!我们的物资才会更多更丰富起来……”

广播中字正腔圆的播音员抑扬顿挫地宣读了这么一番募捐粮种的鼓励话,片刻间就传遍了城中内外,甚至其他城市中收听京都广播电台的人也都知晓了,反应不一。

“这年月都恨不得数着米粒下锅,哪还有余粮捐出去…不知道家里发芽的土豆要不要…”一个家庭妇女做着饭抱怨道,已经决定要把不能吃的发芽土豆捐上去充数了。

“我记得这个月的粗粮供给里面有十斤红薯,咱家就捐了吧,最近紧巴一点熬熬就过去了,人家种地的时节可不等人。”这是某所学校的老教授,他身边同样一身文雅的妻子赞同地点头。

“这是上头那几位提出来的,咱家得做个表率,人家若是捐五斤玉米,咱家就得捐…六斤!”某个小部门头头跟家里人透露道,对方父母当即反驳了,家里只有玉米面,上哪弄玉米粒去捐啊。

……

私底下议论纷纷,但是大面上终究还是爱国知同胞情的人更多,他们根据家里的情况力所能及地把腾挪出来的各种口粮送到各个收粮种的地点。

然而不是送过去就收的,像小麦粉玉米面之类的已经加工过的粮食,还是拿回家自己吃吧,他们收的是粮种,不是吃的粮食。

而红薯、土豆、绿豆、黄豆等等完整的粮食,经过验收官验看之后,能做粮种的留下,不能的同样原路返回。

当然,粮种捐成功的人,好事也不是白做的。

依据总理出的主意,给每人当场分发一枚主席的红像章,上面有主席的小头像,百姓们就稀罕这个,拿到的人带出去都是一种身份和精神的象征。

百姓们家里若是有一枚这样的红像章,那都是十分骄傲的事,戴着去上班很是时髦,一时受到无限追捧。

有人为了能将红像章拿到手,特意从城外乡下亲戚家换来粮种,交上去后心满意足地捧着红像章回来,自我感觉十分值得。

像这样做的人不少,京都城没用多久就收了一批粮种,经主席核准后快马加鞭地送往刘部长手上。

而后,京都城收粮种的官员们开始转移阵地了,城里被撸了一层羊毛,接下来该是乡下了,希望能撸出第二批羊毛,额,是粮种。

全城齐心协力捐粮种这事上了广播和报纸,主席在全国人民面前做了表扬,引得其他未在灾区的城镇争相效仿,做主席口中的社会主义积极接班人。

这下,不光刘部长受到了应援而来的粮种,其他几位灾区负责人也收到了,可他们又没有能缓解旱情的办法,收到也没用,估计只能当粮食吃掉。

但是这是全国人民的心意,是人家勒着裤腰带捐出的粮种,他们要是真有胆子敢给吃了,等曝出去后怕不是要被人民群众的唾沫星子淹死。

只有刘部长,有荣锦这位小神仙助阵,旱情已经解决了小半个省,逃荒的灾民已经有部分可以回到家乡补种秋季庄稼了。

消息传到其他几个同僚耳中,纷纷忍不住派人过来厚着脸皮取取经,看到底是怎么缓解干旱的。

别姓刘的都解决完了,他们还在裹足不前,回京说出去丢不丢人,他们自己想一想都害臊。

这个经验嘛,刘部长还真没法说,总不能把荣锦交出去吧,只怕出得去回来就不一定喽。

不过,解决灾荒问题是他们共同的目标,刘部长不可能放着不管,毕竟灾区百姓都等着呢。

因此他只说等忙完他负责的省份,就会去给同僚们帮忙,但具体怎么帮忙的,什么重点消息都没透露。

收到答复的几位负责人又气又羡慕,却也无法,只能先把粮种紧着刘部长那里用,等到他们这边旱情得到帮助有所缓解了,再说粮种才有用,不然地里都旱成块了,种啥都白搭。

荣锦跟着刘部长出去了十几趟,早上走晚上回,每次都有李婆子陪着,忙忙碌碌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等到夏末的尾巴梢上,以李家村为中心,下雨的地方站了他们所在省份的大半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些等待着回家的逃荒者开始被军人们一批一批地送回去,紧跟其后的是一车车的粮种,让大家伙都看到了生活的盼头。

众人回乡的心情更为急切,没有一个耍无赖赖着不走的,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家的狗窝。

他们的房子、他们的土地都在家乡,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在家能有吃的饿不死,谁愿意背井离乡躲躲藏藏地过活。

车队浩浩荡荡地回去,流落在外面没被搜罗到或者离的太远的逃荒者们看到了解情况后,纷纷流泪满面,开始一波接一波地往家赶。

他们以为旱情都缓解了,那他们也回去等着发粮种种地去,可别回去晚了误了农时。

其实只是缓解了一部分罢了,刘部长仍然任重道远,肩上的担子不轻。

眼看着大多数逃荒者误以为所有的旱情都被解决,都开始还乡,刘部长加快了脚步。

荣锦这边之前是三天一帮忙,经过刘部长过来商量,变成了一天帮一次,在之前下雨面积的基础上又下了几场。

随着干旱缓解的区域越来越大,边缘处距离李家村的距离也随之越来越远,小卡车的速度已然不能保证一日的来回。

荣锦势必要离开一段时间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短小君,待会儿把它补得粗长一些( ̄▽ ̄)\"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前方高能 最强狂婿 异能小神农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大奉打更人 峡谷正能量 南宋第一卧底 神魔之上 农门长姐有空间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相关推荐:
小龙崽今天也在直播卖萌嗷呜!团宠龙崽恃萌而骄这个三国不正常豪门龙崽三岁半奶凶小龙崽:我在反派家里当团宠重生六零团宠小福星六零:软软福宝是真大佬斗罗之云璎华娱从老婆倒追我开始重生之九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