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真知卓见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什么?”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不可置信地看向对面。

那顶素帷宽笠微微一颤,伴随着清越龙吟,长剑已被收入鞘中,“你若要练成绝世之武功,首先得将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才有本领去手刃仇人!这室中壁上正是雪域派一百九十三种秘门剑谱,我要你一月之中俱都背熟于心!可能做到?”

凝眉望着那宽厚的背影,我有些茫然,“这心法口诀固然繁复,却用不着这般的时日,阁下究竟是什么意思?”

“剑之一道,同宗万流,你既已参透剑意为先之理,便不该再多此一问,只因剑法有你这等火候,要想参悟剑意,早已事半功倍,只是还未曾顿悟而已。”说到着突然回头瞧我一眼,“我也不扰你,安心学吧。”

我略作调息,立刻开始揣摸,指尖不由地沿着刻痕一遍遍描绘,直到脖子略微酸痛,才辨出脚下心法俱可自成招式,有的却需要七八式相连方成文章,但招式之间却互关窍,委实堪称武林罕睹。

再看第二图,围着那三尺见方的岩壁上,刻的竟全是戎马征伐的大军,有的渊渟岳立,有的正在刺击搏杀。雕纹虽因蒙尘有些模糊,人物却雕得凛然生威,仿佛要破壁而出。图形右下角,套着几行怪文,旁边一排蝇头小字注解,却是汉室歌颂千古名将的《赋得霍去病辞第》 。

触地指尖轻微一颤,我缩回手掌,着力分析人形舞剑图形,原本觉得许是自己对关外剑法不甚熟悉的缘故,但此刻突然想起昔日莫风画的山水图,是《千里河山》一折,开头起首的细描细绘,用得十分婉转缠绵,意境悠远。然而此间的剑法组图,第一好看是招式妖异,考究非常。后来观至石壁中人运剑切磋时,身法悬空,剑势精密如若绣花,本为拼命厮杀的死敌,却好似标准情侣起舞的感觉。尤其最后两人招式相辅相成,行动处身上薄纱飘起,绣满彩蝶翩跹,热烈华美,直将死而复生,冷兵之首相逢时的揪心气氛烘托到顶点。还要惊叹一下执剑人的风度,明明只是钝器轻琢的小人,可被剑招一衬,却似乎立时披上了一层暗红色的霓袍,简洁素净,毫无繁复,比起寻常江湖剑客们附庸风雅的扮相,壁上剑手实在是气度非凡。

我越看越是震惊,一时间所学过的千百招剑法纷呈叠至,除去溯玉剑法后十六式,都一一被我否定,距离惊世剑法如此之近,以至于几声轻唤,珠光渐暗,有人进来的时候,我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及至一声略有些埋怨的“林姑娘”响起,心神一下子被摄去,跌进了那场数百年前的旖梦里。

此时看的是剑手初入江湖帷幕,他的挚友已枉死成城中一名冤鬼,衣衫残破,被高悬在山庄门廊之前,几个反派登场的时候便眼前亮了一亮,似乎穿的衣服甚为艳丽,艳粉墨绿宝蓝,加上魔头的一身大红,一下子便很热闹。等剑手飘然而至的时候,眼前却似乎出现一席素白,越发显得清冷绝尘。待到前门宵小传来杀手,我更“呀”了一声,四个高手剑客,竟然也是白色装束,但覆了层薄纱,满绣花卉,且所绣之花,四人各各不同,想来应该是反方豢养的杀手,我只认出了点仓门徒,想来至少还应该有青城、神剑门之类。一时间眼前衣袂翻飞,竟似连寒冬侵袭的山室中都一下子有了肃杀逼人的感觉。

我看的正入神,不料肩膀被人轻轻一拍,眼前幻象倏然间便悉数散尽,尚未回过头去,便听得一声清冷的女声从身后响起:“林姑娘不知时间已过去这般久倒也罢了,可自己有多时未进饮食,难道也不觉腹饿难忍?”

回头一看,玉榻上的瓜果饮食,早已不知何时被搬走,那身着雪衣的美貌少女放下托盘,自袖中取出个水晶沙漏放在案上,“漏中之沙流尽,便是一日过了,此刻时值黄昏,你若不愿我被主人责罚,便该趁热将饭吃了。”

我作歉然状,颔首施礼,掀开食盒,面前却是一个大锅,红艳艳,咕嘟咕嘟响,飘着香辣气味,里面煮着一串串叫不出名堂的类似关东煮之类的东西。这里气候严寒,不用食盒,即使在室内,想必也是一刻便凉透了。

可是明明很美味的东西,我却吃得味同嚼蜡。本来,这都是属于冬天的小食物和小幸福,虽然冬天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但是每每这个词让我联想最多的却是温暖。晚来天欲雪,红泥小灶炉,大约是我最向往的冬日即景。天气一冷,总会想起学校时在宿舍里被不同方言演绎过各种版本的一个小故事。

开头是这样的,“天这么冷,雪这么大,小白兔没有东西吃了,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除了衣服,除了食物,我们当然还有很多彼此温暖的方法。

哪怕只是一句多加衣服的提醒,都可以迅速由内及外的加温,一颗心会烧成红亮烫手的小火炉。

可能,又开始在寒流和寒流的间隙寻找温暖的季节了。还好,有人牵挂,有人等待的地方,总有温暖,不会太冷。

刚放下筷子,那女子又静悄悄进来,收拾了盒子转身便走,临出门,似乎想说些什么,却终是一言未发,飘然离去。

此后几日,她与我唯一的交集,便是一日送来三次饭食,待我吃完再来撤走,在明洞的珠光下,我一直在留意收拾床铺女子的侧影,打扮优雅,妆容精致,弹指间便烧好了洗澡水,软榻一角摆着四五件换洗的罗衣,让我很容易的联想到岛上的侍女。仔细想来,七日尽心尽力,目前不过只能将这些招式分别强记着而已,若要将这些招式妙用融合,所费工夫又何止月余,照雪衣人所说,功成之前不得擅自出入,这精室岂非真成了我一个人的牢笼。

第九日凌晨,我尚在朦胧之际,四肢突然酸痛得发麻,头痛兼胃痛,印象中很久很久没有生过这种病,案上琉璃盏中只剩半杯茶水。但是,吞一颗药裹着被子就睡,从四更天一直到次日清早,仍未生出半丝睡意,烦躁中,忍不住探手掀去棉被,正待运功调息,一抬眸,又恰巧瞧见了足下精细深刻的怪图。

由于方寸石壁的局限,图释的剑经往往比较简单,但是简单到雪域剑法这样的,好像还比较少见。我记得前阵子看的《丹霞剑法》,“西河剑器”心法残页一章,秘籍扉页画的是双手四大奇脉,开头一般的也有对兵刃尺寸选择、穴道、身法的注解,甚为详细。一样是心法卷经,到了雪域剑法里面,心法注释简单到减无可减。图形演示只淡淡两笔勾勒,大约是断壁残垣的意思。周遭空无一物,“灵府飞旋”、“琅玕下泄”、“星河流水”一般博大剑势,全都由剑手凭空舞来,任君想象。只在图中人物收剑站定之后,又发现半空降下一张巨网,上面疏密有致的布满树枝,仿佛正是剑法精粹所在,简单若此,抽象若此,倒更像是件现代派的装饰品。

另外的晦涩之处,就要说到心法本身了。石匠竟似将剑经分为三个部分,名曰“残横断剑”,“秋水赋”和“灵虚篇”。中本绘的是“秋水赋”,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适才的巨网,大凡高深剑法,俱是锋芒必现,即便无力扭转败局,仍能似黄蜂尾针一般蜇人复仇,此后,便坦然迎来死亡,好比两人爱得欲罢不能,死后尚要以魂魄相依,都是看似浓情密意的两个人,其实却已是阴阳两隔。而此间剑法,却无异于一部神话,正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本来已将自己置之死地,为剑而亡已经傻得离奇了,可却最终离奇复生,回生一出戏演过,就完完全全的成就了雪域剑法的传奇。

我一口气看到这里,总算明白了雪衣人的用意。置之死地而后生,正是兵法精萃所在,雪域剑法之精萃,正是先将自己置之于死地,而真似假,假亦真,若说兵法与武道虽是两回事,却有一脉贯通,倒不如说这惊世剑法已能上参天意、会通天机。

细细咀嚼这图中的无尽滋味,大概是触动了哪根神经,我下床跪倒在棋盘前,好在对棋道素有心得,不及半个时辰,黑子已下到第七十九目,可偏生遇到了僵局,手中拈着粒白子,竟始终放不下去。

在我看来,壁上中本里《秋水赋》是最深奥的精髓所在。之前的注释,也包括上本开篇的内容,一直在阐述世间万物,至理相通之理,虽然巨网雕琢的精密异常,但是其中使人着象的成分更多些,尚谈不上如何精深。可此时苦思之下,恍然发觉这一张巨网,在文人眼中,便是一篇绝妙的诗词歌赋,在雅士手底,无异一阕绝妙的天籁,而在剑客看来,又成了一套连绵不绝、无懈可击的剑法。这巨网中正是包涵着无上的武学至理,骤眼看去,网络纠结俱都相同,但细细观来,又发觉繁复衔接之处其实大不相同,甚至远比主流门派的心法来得高明。(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前方高能 最强狂婿 南宋第一卧底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峡谷正能量 异能小神农 神魔之上 农门长姐有空间 大奉打更人
相关推荐:
抗日之幽灵火影之开局赛亚人血脉无心天师飞剑斩龙头风惊穹羽异常生物收容所凡人:开局夺舍墨居仁斑爷的次元人生模拟系统僵尸修神记贪宝僵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