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帝国最后的荣光:十字门大海战千年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东明港国际金融中心大厦顶楼苏富比拍卖行,尚非故事讲到一半,笑眯眯的看着台下观众的反映,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观众和记者都高高的抬起头,焦急的等待着他的故事。

尚非端起演讲台上的玻璃杯,抿了一口水,开始继续讲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和这块宝石的传奇故事:

一个八岁的小孩,身穿黄色绫罗龙袍,胸前佩戴一古拙通透之美玉,美玉在月光映衬下闪闪发光。他背着双手,器宇轩昂的站在龙安号御舰的船头之上。

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大宋皇帝赵昰。

他俯视着海面上的千艘战舰,忧心忡忡的小声问站在他身后的大宋宰相张世杰:

“爱卿,蒙古贼军已至何处?”

张世杰把目光从岸边远处的山岚移回到眼前的这名小皇帝,俯首答道:

“陛下,贼军从福建已向岭南进发,沿线将士一路阻拦,多有胜迹。岭南香山县富绅马南宝、高添、赵若举三人得知陛下亲临。飞鸽传书,明日即将登船谒见陛下,带头献粮飨军勤皇。”

小皇帝听说元军尚未追至香山,心里一块石头放下了,顿时踏实安稳了下来。

又听说有人来献粮,喜上心头。

小皇帝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点了点头,兴奋的在船头戳着双手,来回的踱步。

他想起了五个月前,他们在福建山林被三十万元军围剿。

大败后,不得不与杨太后、弟弟卫王赵昺、左丞相陈宜中、右丞相张世杰一起,临时决定率领军民48万人,带着君臣家眷和地方勤皇义士,战船1,000余艘,从水路南飘广东寻求出路。

这一路,风雨飘摇,日日惝恍,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一直没有靠岸。

此时,终于来到这安静的广东十字门海域,又听到这好消息,小皇帝终于露出了可爱的笑容。

他停止了踱步,怅然而毅然的站在船头,高昂着头颅,仿佛又看到了上天给他的希望,嘴里不停的念叨:“甚好!甚好!”

这时,大太监已齿步履轻盈的走上前来,尖声细语的叩奏道:

“启禀陛下,许犯将军前方探查已回,押来先锋士兵一名,当地渔女一名,请求面圣。”

小皇帝立刻点头答道:快宣许将军进来。

许犯去剑携甲而入,跪地抱拳启奏:

“陛下圣明,丞相圣明!派末将提前到岸边打探军情,末将恰好遇到我军一名龌蹉先锋官正欲行不轨之事,幸好微臣及时赶到制止,已将人犯押送上舰,听候陛下和丞相发落,并带回本地渔女一名,以便丞相勘问当地民情。”

两名身穿钢铁锁子甲的御林军佩刀而入,将反绑着双手的士兵押了上来。士兵的手腕处已被粗粗的麻绳勒出了一条深深的血痕。

士兵见了小皇帝和张世杰,立刻普通一下跪倒在地,不停的磕着响头,连声求饶,眉头上很快溢出了血。

小诗也一头跪倒在地,低着头不知所措,两腿不停的发抖。

一阵海风吹过,吹起了她薄薄的紫纱衣,丰满的上半身一下子就半裸露了出来。

她急忙又低了一下头,想用头发遮一下那游荡在纱衣里若隐若现的上半身,不敢抬起手捂住那偌大的坚挺东西。

小皇帝抬头看了看张世杰,问道:

“丞相以为要如何处理?”

张世杰低头看了看跪在甲板上,姿色饶人又慑慑颤抖的小诗,又瞥了瞥她身边的那个粗鄙士兵,说道:

“陛下,将士军民久在海上,多日奔波劳累,已数月未碰女人,碰到如此人见人爱的尤物,心里痒痒,淫虫发酵,一时动了邪念也是人之常情。若是在平日,若没得逞,也算不得大罪。”

士兵听张世杰如此说,急忙转过身来,向着张世杰磕头认罪,嘴里不停的喊着:

“谢丞相饶命!谢丞相饶命!。。。。”

张世杰看都没看一眼士兵,斩钉截铁的继续说道:

“但,此值战时,非常时刻,当行非常之法。当立斩不赦!以儆效尤,杀鸡儆猴,以彰君威!”

听到“斩”字,士兵已吓的魂飞魄散,嗷嗷的叫着“饶命”不停。小皇帝点了点头,摆了摆手,亦坚决的下令:

“斩!”

两名御林军将犯事的士兵推搡到甲板边。

一名士兵从腰间抽出明晃晃的七尺偃月大刀,将刀举过头顶,一道寒光一闪而下,惨叫在半空中只弥漫了半个“啊”字就戛然而止。

刀落,

头亦落。

一股赤红红的献血从士兵白乎乎的颈部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碗口大的脖子根,嗤嗤的冒个不停。

士兵拼死挣扎,御林军按耐不住急火乱蹦的身体,只能听凭那根三指长的颈脖在空中乱晃,喷的御林军满脸献血,哗啦啦的从御林军的脸上流下来,还冒着一股股热腾腾的气,溅洒的甲板上全都是红色的血浆,空气中弥漫着让人恶心的浓浓的血腥味。

小诗见状,先是一愣,吓的赶紧扭过头来,紧紧的闭上双眼。

站在周围的军士则纹丝不动,脸色丝毫未变。

许犯看小皇帝皱了下眉头,急忙跑上来,起脚,用军靴一下子把无头士兵一脚踹到了海里边。

尸首“噗通”一声,掉进了海里,没有溅起几朵浪花。。。。。

大太监已齿急忙招呼站在隔壁的几个布衣太监,取来抹布,跪在地上,清洗甲板。

张世杰安慰小皇帝道:

“陛下,严以律军,方能扬君威、显士气。士气强,方能背水一战。今日若得以这条贱命祭我军旗,换得一场胜仗,也算这厮死得其所了。”

张世杰看甲板上还跪着一位楚楚可怜的小诗。他低下头,慈祥的问小诗道:

“姑娘请起,请问你姓甚名谁?这一地带可属香山县地界?”

小诗还是没敢抬头,跪着低声回话道:

“启禀大人。小女子姓廖,单名一个诗字。

我们这里确是广南东路香山县,属广州府管辖。

陛下和大人脚下的这片海域名叫“十字门”,因这儿四山环立,山外即海,河海交界,站在左侧的群山上,向下看,可以清晰的看出是两处出海口在此地汇集交汇,组合成一个十字。

平日里,我们这片海域都是风平浪静,犹如明镜一般,宁静的很,周围九县十八乡的渔船都在这里避风,也是渔船一起出海的门户,所以我们老百姓就都叫这里十字门这个土名字。”

小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世杰看了看岸边远处的山峦,抬手指了指连绵不绝的山峰和御舰右侧的一个岛屿继续问道:

“这山叫什么山,这岛又叫什么岛?”

小诗急忙答道:

“左侧这山我们百姓叫它加林山,这岛我们叫镜湖坳,住的都是世代打鱼的渔民乡亲。”

小皇帝机灵的说到:

“加林山?加林山太过浅白,朕看这山林子本就很多,就无需再加了。丞相以为叫何名字合适?替朕想一个,朕今天要为此山御赐新名。”

张世杰躬身回道:

“陛下所言极是。依臣之见,今天许将军在此立威助国,就叫他将军山如何?陛下,您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像这连绵不绝、雄伟宽壮的大山一样的忠心将士。”

“卿所言极是!就叫将军山!待他日收复中原,朕要在这座山上建上一座诺大的庙宇,在此举办祭天大典。”小皇帝喜急望外,高兴的拍起手来,脸上露出了他这个年龄才应该有的稚嫩笑声,“朕的将军,就要像这山一样铁打不动,雷打不动,蒙古贼军也打不动。还要像这山一样,连绵不绝,应有尽有。”

张世杰也欣慰的笑了,他又奏曰:

“今日这片海域风平浪静,陆上也甚是太平,可准将士登岸扎营,生火做饭,以安顿军心。许将军可带一队人马,让小诗姑娘在前引路,到将军山上多取一些泉水,以供我军民日后在船上使用,继续在海上与元军周旋。”

小皇帝附和道:

“丞相说的极是,准我将士子民登岸休整。”

许犯将军两脚一并,胄甲齐响,亮声答道:

“遵命,谢陛下隆恩!”

遂轻步退出,召集将士,搭建码头,缓缓登岸,上岸打水砍柴,生火做饭,扎营休息。

诗则跟着下船后,一直走在一队人马最前边,引张将军到湾仔村大榕树下的深井庞,取山泉水。

站在船头远远眺望,小皇帝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这时候的小皇帝,在中国数以万计的博大词汇里,再也没有“主少国疑”这四个字能够形成当时的大宋王朝。别人家的小孩都还在无忧无虑的玩耍嬉闹。但是,他却拥有了一个上邦大国,有几千万的臣民,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堆积如山的磊磊黄金。

虽然,现在国土已消失殆尽,虽然臣民都只能待在船上。可喜的是,我们这个小皇帝少怀壮志,少年老成。他似乎明白老天交付他的使命,一定要守住赵氏祖先给他开创的神州四海,万里江山。

当晚的月光皎洁通亮,仿佛是上天在无边的天空长了一盏明灯,照的海面波光粼粼,海面上帆船灯光点点,灯火通明。

让人不禁联想,如果没在战时,这肯定是全天下最繁忙的码头、最繁荣的景象、最繁华的市场。

小皇帝看着月色下远处层层的群山,问张世杰:

“爱卿,朕自登基以来,都在外漂泊,东躲西藏,疲于奔命,终日无宁,你给朕讲讲,原来我们的汴京和临安到底是什么样子?”

“汴京以汴河为核心,河上舟船如织,日夜不停,街市店铺6000有余,凡是百姓吃的喝的,天下珍品,应有尽有。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金玉珍玩随处可见。

客人说要十几味酒,随便在大街上都可以买到。每天有成千上万头猪被赶入城市中肉市待宰,每日消耗的鱼达数千担。

夜市兴盛,往往直到三更方散,市场交易,动辄千万。

说书游艺场所的‘瓦肆’,大者可容纳数千人。

皇宫居城之央,浩浩淼淼,宫殿数不胜数。

我朝翰林图画院张择端住在汴河边两年,终日观察两岸汴京的盛景,原封不动的描绘下了汴京的繁华,世人称《清明上河图》。此图就在陛下的船舱里,陛下可以让人取来观之。”

小皇帝听的两眼发光,一下子来了兴致,立刻命身边侍卫到藏书库速速取《清明上河图》,又急忙问道:

“那临安城如何?”

“临安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城内繁华不亚于汴京,万物所聚,应有尽有。灯火楼台、夜夜笙歌。城外西湖楼台沿湖林立,园林斗艳争奇,寺观众多。”

张世杰正在数落昔日大宋都城的繁花似锦,这时候卫士已将《清明上河图》从藏书库取出。

卷轴徐徐打开,一幅5米多长的汴梁城全景图,展现在小皇帝和张世杰面前。

太监将灯笼靠近卷轴,小皇帝抬高了脚尖,俯下头,认认真真的看着这昔日的祖宗基业:

汴河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垂柳依依,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商店中有绫罗绸缎、珠宝香料、香火纸马等的专门经营,还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大的商店门口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贾,有看街景的士绅,有骑马的官吏,有叫卖的小贩,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

有轿子、骆驼、牛车、人力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形形色色,样样俱全,把一派商业都市的繁华景象绘色绘形地展现于人们的眼前。

小皇帝心里激动万分,他万万没想到,还有一处如此繁荣的地方,如此的太平盛世,已远远的超出了他想象的极限。

突然,他指着画中的一处城墙,问张世杰:

“爱卿,为何我唐唐大宋都城的城墙上,竟没有一个守卫,土墙上面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连射箭的城垛也没有,甚至连虚设的城防都没有?”

张世杰顺着小皇帝的手指,看了看原本应该是有重兵把守的城防机构所在的位置,画中居然是一家商铺,老板正在验货,账房在记账。

城门边,税务官指着麻包说出了一个想要的数字,引起货主们的不满,一车夫急得张大了嘴嚷嚷了起来,吵声之高,惊动了城楼上的更夫向下张望。还有两辆四拉马车急转飞驰,横冲直撞,路人尚未来得及躲闪。

张世杰凝视着小皇帝的双眼,沉默了许久。图上的无限繁华背后就是军事涣散、戒备松弛、毫无防备,这就是帝国坍塌的根源所在。他呆呆的站着,不知如何说,不知如何解释。

他知道小皇帝是不知道“靖康之耻”,不知道徽钦二帝当年所遭遇的奇耻大辱,也不知道当时如果不是徽宗沉迷花石纲,喜欢一些奇怪的石头,劳民伤财,民怨四起,军防涣散,军力不整,也不至于不敌辽军,举国南迁,偏安一隅,更不至于沦落到今日海上飘摇。

但是,他不想解释太多,因为有些事,靠一己之力已实难挽回。他只是淡淡的对小皇帝解释说:

“可能是张择端忘记画这些了,陛下。”

小皇帝毕竟年纪尚小,他并没有看出来张世杰的左右为难,听丞相如此说,也便相信了。

第一次见如此繁华之城,已足够让这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惊喜万分了,他声音有些发颤:

“爱卿,那你说朕的这万里河山,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失而复得?”

张世杰坚定的回答:

“陛下,昔日,我大宋岳武穆将军一首《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何其壮哉?当年岳武穆挥师北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陛下和臣身后的五十万军民一定像岳武穆将军一样,誓死报国,不负皇恩,假以时日,必定可以扫平蒙古戎敌,复我大宋疆土,还陛下一个太平盛世。”

“卿,志可召天。想我大宋光复之日,就是你我痛饮之时。卿位列三公、贵为宰相,朕虽无官可再许,无爵可再赏。但,你我君臣唯有矢志不渝,重掌河山,方才能不负列祖列宗留给朕的江山基业,不负万千子民百姓,不负青史之载”。

张世杰扑通一下跪倒在地,连磕三个响头,此时他心里可谓翻江倒海,又豪情万丈。

他既感慨山河破碎,大厦将倾,纵然神仙再世,恐怕也无力回天,又无比欣慰苍天能在大宋国之将倾之际,天降英主。英主虽幼,但心有大志,胸有天下,怀仁万民。他想,君臣知遇之恩,从古至今,近乎于此吧。即使他日血洒疆场,也已不枉此生。

他伫立在风中,仿佛看到了他和小皇帝同仇敌忾,五十万将士同心协力,奋勇杀敌,在十字门大破元军,然后又挥师北上,收湖广、扫中原、平江浙,势如破竹,把不可阻挡的蒙古大军重新赶回了草原上,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在老家安安心心的放羊牧马。大宋王朝又重新回到了那个繁荣盛世,小皇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梦想,重登大位,成为一代明主,从此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生活。

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战场,更没有如果。

历史容不下想象空间,真实的历史却是:

小皇帝和张世杰正在月下憧憬未来,谋划将来。将士们纷纷将辎重兵器、铠甲干粮、锅碗瓢盆从船上搬下来,正在为终于踩在安稳的土地上,兴奋的手足舞蹈。

突然,一只火箭,划破长空,正落在御船船舷之上。

张世杰立即蹲下,用身体护住小皇帝,护卫随即撑起盾牌,做好保护,一步步紧急的向船舱内移动躲避。

随即,月亮之下,万箭齐发,火光四射,喊声震天,乱作一团。火乘风势,火海变天。

顿时,平静海面上,厮杀通天,炮火齐发,军民烧死溺死者无数,遍海浮尸。

这场仗,由当地的元军零散伏兵引起,后来元大军赶到,打了整整三个月。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世界史上参战人数最多的海战。

这就是我的故乡,墨港十字门海战的故事。

当年,壮志未酬的小皇帝在附近的崖门海战中,跳海自杀。元朝,建国。

700多年后,现在墨港这片海域仍然叫十字门。

它对面的山,依然叫将军山。

张世杰的墓地依然在香海市的黄杨山上长眠。

但是,当时9岁的小皇帝赵昰在大海战中,狼藉仓皇逃跑之际,失足落入海中,张世杰跳入海中,方得救回。然却不慎丢了南宋镇国之宝,宋朝历代皇帝的随身佩戴之物--方玉。

这也是我今天拍卖这块玉的原因。

尚非讲完了这个故事,台下的观众都出奇的沉默,大家都还沉浸在故事之中。

一个坐在苏富比拍卖场中间,黄色亚克力透明靠背椅里的小女孩,突然站了起来,脸上写满了好奇和疑问,带着稚嫩的童声天真的问道:

“请问哥哥,这个玉有什么神奇之处?怎就成了大宋的镇国之宝了?”

尚非笑着对大家说:

“这个小萝莉问的太好了。真玉灵性十足,玉在地下千锤百炼,吸天地之精华,聚集而成,最耐高温,尤其不怕火,我今天就给大家展示一下这块玉石的珍奇之处。”

尚非走下台,走到站了四个彪形大汉的玻璃保险柜。他小心翼翼的从保险柜里取出美玉,美玉在演讲台上的镁光灯下灼灼生辉,晶莹剔透。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农门长姐有空间 最强狂婿 大奉打更人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峡谷正能量 南宋第一卧底 前方高能 异能小神农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神魔之上
相关推荐:
重生归来唯我魔尊重生归来:天才修炼师重活之美女如云渡劫天功偏执上神的小祖宗又撒野了重生归来:逆天神医重生归来当明星重生归来之元素少年重生归来梅兰契阔弃女狂妃:偏执妖王缠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