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摇摆中的定都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4)

摇摆中的定都

“ 只有我最摇摆,

只有我最摇摆,

没有人比我帅;

只有我最摇摆,

只有我最摇摆,

想不想靠过来;

只有我最摇摆

只有我最摇摆,

没有人比我帅;

只有我最摇摆,

只有我最摇摆,

想不想靠过来。

……”

当了皇帝后的刘邦每天都时不时的哼上几句这样的歌词。

在汜水称帝这天,刘邦按众人意愿暂时定都洛阳。但就在他准备带领手下的文武大臣们去洛阳时,一个人的出现让他对定都的事左右摇摆起来。

这个人的名字叫娄敬。

这个娄敬是齐人,此时不远千里赶到汜水来,只是为了刘邦建都的事。

这等没身份没地位的人,本来要想见到真龙天子刘邦一面很难,但是娄敬因为有老乡虞将军在朝廷为官,因此,很快就见到了刘邦。

一进朝中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作风来。

首先他的打扮太吸引人眼球了。身上穿着破棉袄,脚上穿着烂草鞋,头发上扎一个马尾辨,手里拉着一根破竹杆,遗憾的是,他手里就差没拿一个破瓷碗了,因此离乞丐仅一步之遥。

如果不是虞将军的推荐,刘邦早就叫人把这“准乞丐”给轰出去了。不过他毕竟久经沙场多年,他知道越是这样装着打扮言谈举止非同常人,越是不可小看。

于是他两话不说,先安排了一场接迎洗尘“快餐”给这个“准乞丐”解决了饱满问题。

这个娄敬果真非同常人,也不推托,当下就是一阵大朵快剁。

等这个“准乞丐”酒足饭饱后,刘邦这才很是恭敬的问他有什么事要找他。

娄敬对刘邦的待人态度很是满意,于是也就不再客气,开始进入正题了。

“陛下想建都洛阳?”

刘邦点了点头。

“臣以为不妥。”娄敬直言不讳的说道。

刘邦自然是洗耳恭听了。

娄敬就接着说建都洛阳不如建都咸阳。

他说洛阳地区狭小,地贫物稀,经济不够发达,交通也不是很便利,是一个四面受敌的弹丸之地。

而秦地的咸阳东靠华山,南临黄河,四面都有险要关隘,是个守易难攻的天府之国。在那里建都远远比在洛阳建都要好。

娄敬说到这里时,大家是不是联想到项羽当初选彭城作为自己的称王的首都时,也有个书生拚死相柬,也是劝说项羽在有着天下咽喉的秦地汉中称王。

但固执的项羽最终在“荣归故里”的思想在作怪下,非但没有听从他的建意,还进行了“水煮书生”。

后来的事实证明,项羽选择在彭城为首的确是一大败笔。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刘邦对他的意建高度重视起来。

于是他第二天就召集朝中大臣来商量定都这件事。

刘邦刚说出娄敬的想法,马上就被一片反对声淹没了。

“秦地晦气啊,你看大秦王朝在那里才多少年就灭亡了。”

“是啊,定都洛阳的周王一统天下好几百年呢?”

“娄敬是个什么东西,他信口开河。”

“洛阳好,洛阳好,山美水美姑娘美。”

“洛阳,清晨看日出,黄昏看日落,你好我也好。”

“洛阳……”

刘邦想不到众人的反对如此坚决。于是在选择定都洛阳还是咸阳一时就摇摆不定起来了。

那首《只有你最摇摆》刘邦唱了无数遍,最终还是拿不定主意。于是刘邦决定去问自从楚汉之争结果后就一直避门不出的张良。

数日不见,张良虽然清瘦了许多,但精神依然矍烁,面对刘邦的询问,他是这样说的,他说众臣之所以都反对建都咸阳,是因为洛阳离众大臣的家乡比较近,这是思乡之情的缘故。

听君一席话,堪解百日忧。众臣们原来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才反对迁都的。

刘邦顿时茅塞顿开,大呼:“哦耶,原来如此啊,几乎被众臣所误也。”

于是刘邦立即下令:迁都咸阳。

迁都咸阳还有一个问题是,自从当初项羽到达咸阳后那把大火把阿房宫烧了整整三个月,那里的里宫殿已是一片废墟,得派人去重新修理才能入住啊。

于是乎,后勤部部长萧何又有活干了,修复宫殿的事就交他来办了。

鉴于修复宫殿的工程巨大,时间跨度也长。为了绝了众臣定都洛阳的念头,刘邦当即就决定实行迁都工程,先把首都搬到了离咸阳不远的栎阳。

众臣虽然不愿意,但反对无效后只能乖乖跟着刘邦走了。

他们此时只有一种感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顺便还提一下那个娄敬,他因为进言有功被封为郎中,号奉春君,赐姓刘。

(5)

恤民政策

刘邦稳固内部的同时,也为全国千千万万老百姓制定了一系列的“休息政策”。

具体为以下几点:

1、

减轻田赋。

考虑到国家刚刚统一,整过战争的洗礼后,老百姓们都要重整家园,再加上暴秦的迅速灭亡的教训在前面,于是乎施行“十五税一”政策,即按十五分一的比例征收田赋。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2、

复员军队。

在我国现代的军队中不是有这样一句话,铁打的营,流水的兵。它很好的形容了士兵们的交替。

既然天下已经定了,刘邦听取张良的建意,把大量的军队解散了,让他们“复员”回家去。这样既然可以稳固汉氏江山(和平年代,兵多了反而是一件坏事),也可以让他们去参加新农村建设。

当然,刘邦也不是无情的人,他不但给这些愿意“复员”的士兵们不菲的RMB补偿,而且还优惠政策。

凡“复员”后愿去关中务农者,免除十二年田赋,去其它地方的,免除六年田赋。(毕竟关中那个荒无人烟之地,没有优惠政策谁会去啊)

3、

招抚流亡。

凡以前聚义革命的,各就各位,恢复原来拥有产业和爵位等。

说白了,这条就针对那些地痞流氓出台的政策,让他们没有借口再“胡作非为”。

4、

废除奴隶。

凡是以前因饥饿等种种因素沦落风尘,成为奴婢者,一律恢复正常人的身份和地位。

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当时刘邦也想让中国人民都从此站起来。但问题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实行起来却很有难度。最终刘邦还是没有能实现这一承诺,一举开创历史之先河。甚为可惜。

5、

鼓励生育。

这类似于现在一些国家鼓励生育是一样的。当时经过战争的洗礼,大汉江山是人们群众的尸骨堆积而成的。急需一批新生力量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因此,鼓励生育顺应形势出台了。

刘邦当时鼓励生育制定的优惠政策是:免徭役一年。(不知道后来中国人口迅速发展,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不是跟刘邦这种鼓励政策有关)

6、

限资节流。

凡是朝中封王立侯之人,均以各自的山田和市场租锐收入作为自己的经济主要来源,政府不再发取任何经费。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前提是你在打江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帝已经赏给你大量土地田池了,对你已经够意思了,以后你就好好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自负盈亏。

这样一来可以节省一大笔额外开销,又让这些有功之臣得到了封赏,一举两得。

7、

严禁各地政府乱收锐行为。

除了人口锐每人每年六十钱的数额标准来征收外,严禁各地政府再以其它各种借口和理由来征收其它锐。

这一条很好的杜绝了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

8、

废除极刑。

什么“五马分尸”,什么“清蒸活煮”,什么“万箭穿心”,罪人犯了死罪就直接把他的头砍下来得了,以后不准再用这些残酷的极刑来折磨犯人。

当然,这一项也只是摆设。因为这一条的制定人在后面还是用了这些极刑来对付他手下的功臣。

这就是刘邦出台的“八项恤民”政策。虽然在实行的过展中可能有的条款不是那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不管怎么说,有总比没有好,百姓们也暂时得到了安定,而大汉江山得到了巩固和加强。(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南宋第一卧底 峡谷正能量 神魔之上 前方高能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最强狂婿 农门长姐有空间 大奉打更人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异能小神农
相关推荐:
大唐:开局唐太宗向我求助大唐之开局邀请李世民造反大唐:开局扮演天机神算大唐:开局把李二当贼抓了大唐之开局举报李二造反控股汉朝封侯大唐秘影司我是神豪打工人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