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重症监护室的故事(四)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重症监护室与死亡有着不解之缘。

在重症监护室里,隔三差五的就会有病人逝去。

所以,死亡这件事情,在重症监护室里,是那么的稀松平常。

重症监护室里的重症病人,对于病人家属来说,随时可能会离开他们,永远的离开这个人世。病人家属会坚守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口,默默地祈祷自己的亲人能够尽快转危为安;有的病人家属在接到病危通知后,则要心急如焚地等待奇迹的出现了。

从外地来北京看病的病人家属更是辛苦。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可能会在医院附近的宾馆、小旅社休息。经济条件比较拮据的,则会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凑合着,坐着打瞌睡。人少的时候,病人家属会蜷曲着身体,在长椅上直直腰儿,躺一会儿。人多的时候,所有的长椅都被占了,家属们会用塑料泡沫的盒子盖,或是把包装箱折叠起来,垫在身下,靠着墙睡上一会儿。

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也会有极少数的病人,在他们撒手人寰的那个时刻,是没有亲人陪伴的。他们的亲人有的在赶往医院的路上耽搁了;有的是根本没有时间、来不及赶过来;还有的就是无儿无女的人。

带着这个终生的遗憾,真的会令逝者死不瞑目!

最不能让人所理解的、痛恨的,是极为个别的病人家属,在接到医院通知病人马上就要不行了的情况下,是根本就不会来的。

难道他们就那样心安理得的坐在那里?难道分不到遗产、得不到房子,病床上躺着的就不是你的父母了吗?难道他们的心是石头的?难道他们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没有父母?

这些人此生真是枉披了一张人皮!

我曾经见过一家人,是从青海过来的。爸爸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妈妈、儿子、儿媳还带着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子。因为长期住在高海拔地区,家庭成员人人脸上都带着明显的“高原红”,皮肤粗糙。眼神中透露出害羞、茫然与恐惧。他们连与人对视都很少,就低着头,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家乡话,哄着孩子,等待着从重症监护室里,医生带来的消息。

每天晚上在医院走廊里,他们一家把一床双人被往地上一铺,妈妈和小男孩睡在上边,用装着生活用品和换洗衣物的编织袋当做枕头,用穿在外面的棉衣当被子,就这样将就着。儿子和儿媳只占了一个座位,所以,他们俩只能轮流坐在长椅上睡上一会儿。由于休息不好,夫妻俩的眼睛老是肿着的。一日三餐,一家人始终是喝着白开水,吃着从家里带来的,黑乎乎的,叫不上名字东西。

就这样,一家人在重症监护室门前待了两个多星期。

突然有一天,一家人不见了踪影。

我经过打听才知道,爸爸在凌晨去世了。

另外,我还了解到,医生和护士们对于这一家人的举动,看在眼里,并没有无动于衷。充满仁爱之心的他们,打饭的时候,会给一家人带上一份主食或是一盒菜;他们有时还会会给孩子送上苹果和酸奶……

同时,医院领导也从监控视频中注意到了这一家人的现状。他们主动接触、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医院组织党员、医生、护士进行捐款,并减免了病人住院治疗的部分费用。

“我们经常捐钱……”

“有什么办法?没钱!可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亲人?只要有一丝希望,病人家属都会要求我们全力以赴抢救……”

“哎!没关系,我们还年轻。挣钱的时间多着呢。”

“父母挺支持我的,他们要我这个月不要往家里寄钱了。家里也够花。”

“我们少几次网购、少买点化妆品、少到外边聚会几次,捐献的钱就出来了。”

“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为贫困农村的病人捐献,我愿意一直做下去。”

钱,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每个人的金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个人都为此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所以,人们对金钱都很珍惜。

无私的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汗水钱奉献给素不相识的人,捐献给急需的人。能做到这一点,不是只说说、喊喊口号而已。是需要有一颗博爱、善良之心的!是要付出实际行动的!

年轻的医生、护士们轻描淡写地说着,朴实无华的语言,没有任何的修饰,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之类的。

可真要是做出来,并且是长期的、经常性的,那可就不容易了!(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前方高能 大奉打更人 峡谷正能量 最强狂婿 农门长姐有空间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异能小神农 南宋第一卧底 神魔之上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相关推荐:
重生之楚宁修仙传抗战之喋血雄心透视小邪医侧身遇见爱女boss坑仙路小结巴左手佛右手魔残颜乐寂神级强者在都市快穿攻略之女配上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