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首辅王根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还没有等小不点的屁股坐热乎,王莽就把他的王莽的儿子出来,拜见小不点这位女“皇子”。

王莽这时候已经有四个儿子,老大王宇,老二王获,老三王安,老四王临。

古时候,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的,等他们长到一定的年龄,要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的仪式。男行冠礼,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然后再戴上帽子。

四个人中只有王宇结发戴冠,其他三个都还未成年。

小不点被王莽拉到正中坐下,满脸的不高兴,她和阿秀聊得正开心呢。

阿秀也出来,站在小不点身后侍立。

老大王宇是个高大的黑脸胖子,浓眉大眼,看上去精气神很足。

老二王获是个小个子,皮肤却很白,长得俊秀机灵,像个长不大的孩子,笑起来透出一股邪气。不时微笑着抬眼睃小不点身后的阿秀。

老三王安是个瘦高个,脸上疙疙瘩瘩,一双眼睛白多黑少,时而机警,时而一片茫然。他显然很喜欢长得古怪精灵的小不点,行完礼后就跑去拉小不点,请她到外面斗蛐蛐。

王莽厉喝一声,把王安吓得浑身颤抖,一屁股就坐在地上。

老四王临十来岁的样子,看见我们几个陌生人显得很紧张。

四个儿子听说小不点就是成帝刘骜绝无仅有的儿子,不久就要立为太子,以后就是皇帝,个个都对她毕恭毕敬。

王莽对几个儿子训斥一番,无非说皇子刘顺以后要住在我们家,你们要对她有礼貌,并且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王获心不在焉,双眼色迷迷地盯着阿秀,片刻舍不得离开,小不点看在眼里,气得腮帮只鼓。

等王莽转身离去,三个大些的儿子就上来把小不点包围,嘻嘻哈哈地问她“阴山好不好玩”,“为什么不把你娘接回来?”

小不点气鼓鼓地站起来就走,三个儿子尾随跟去。小不点在转角出使个绊,把跟在后面拉扯阿秀衣角的王获摔了个狗抢屎。

王获啃了一嘴尘土,怪叫起来,王宇和王安拍手大笑。

正闹间,只见外面的家奴跑进来道:“老爷老爷,长信宫里的使者到了。”

王莽慌忙整理好衣冠出去迎接。

一会,两辆马车驶进大门,在庭院正中停下。最前面的轺车上坐着两个小黄门,一个御车,一个扶住车栏站起来大声道:“皇孙刘顺接旨。”

王莽拉着小不点跑到轺车面前跪下。

小黄门道:“刘顺吾孙,你从阴山回来,受尽苦楚,如今安置你住在新都侯家里,你要好好向他学习诗书礼仪,做好接受皇太子封号的准备。

新都侯家里很清贫,因此让人送给你一些日常用品,虽然不是很珍贵,却是我第一次给孙儿送礼,你好好收着,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我说。”

小黄门吐字清楚,声音抑扬顿挫,把太后怜惜小不点的心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小不点和王莽磕头谢恩。

我心想:汉朝的圣旨可比后来的好多了,没有什么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之类的屁话。

小黄门念完,就招呼王莽的家奴来到后面的大马车上搬东西。

礼物都是些常用的东西:

玉环、五色文绶、鸳鸯褥、云母屏风、云母七宝扇、龟文枕、金错绣裆、金博山炉、七支灯、回风席、五明扇、冰蚕襦及被等。

我不禁口水长流:这些的东西随便拿一样回到二十一世纪都值千百万啊。

小不点第一次接受如此华丽的礼物,把东西抬进自己房间里挑挑拣拣、爱不释手。

当然也有她不喜欢的礼物,那就是一套缣帛书写,金箔镶边、精装的《春秋》、《诗》、《尚书》、《礼》、《论语》。

汉代以经义治国,这几本书都是必须熟读的。

小不点大字不认识一个,看见真是头痛万分。

王莽送走小黄门,屁股还没有坐稳,看门的家奴又气喘吁吁地来禀报:“大司马大将军前来拜访。”

话音未落,王根的马车已经飞驰进大门,只听王根哈哈大笑道:“我的侄儿家里藏了块玉璧,今天我也来沾沾光。”

说话间,一辆黑色的马车已到中庭。王根的马车在王莽的马车前面停下,王莽趋步过去迎接。

王根的马车倚鹿伏熊,黑幡,朱班轮,露纹飞軨,九游降龙,镶金嵌玉气势非凡。

拉车的马也不同凡响:镂金马面当卢,三匹高头大马的鬃毛都染成红色,朱色马勒,朱色的才上绘画鹿形,朱色花纹,绛色扇汗,青翅燕尾。

汉代什么样的人乘坐什么样的马车,都是相当有讲究的。

古代马车的车厢叫舆,这是乘人的部分。舆的前面和两旁以木板为屏蔽,乘车的人从舆的后面上车。《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绥是车上的绳子,供人上车时拉手用的。

古人乘车是站在车舆里的,叫做立乘。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舆前部的横木可以凭倚扶手,叫做轼。古人在行车途中用扶式俯首的姿势表示敬礼,这种致敬的动作也叫做式。所以《檀弓》说:“夫子式而听之。”一般车舆上有活动装置的车盖,主要是用来遮雨的,像一把大伞。

车轮的边框叫辋,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叫毂(孔是穿轴的),辋和毂成为两个同心圆。《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辐是一根一根的木条,一端接辋,一端接毂。四周的辐条都向车毂集中,叫做“辐辏”,后来辐辏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车轴是一根横梁,上面驾着车舆,两端套上车轮。轴的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做辖,不让车轮外脱。辖是个很重要的零件,所以《淮南子》上提到“夫车之能转千里所者,其要在三寸辖”。后来引申为管辖的意思。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叫軎,又叫轨。

皇帝的御车有驾六马的,也有驾四马的。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太子、皇子、长公主驾三匹马(驾三马一般称为“骖驾”;中间驾辕的马称“服”,左右两匹马称“騑”;也有的说是 左骖右騑)。大贵人、贵人(皇帝妾的等级)、公主、王妃、三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包括他们的夫人在内)皆驾二马。

皇帝乘坐的乘舆、金根车,车轮都有朱红色花纹的双重车辋,双毂双辖,金箔的相交龙形,装饰车厢的倚和较,軾上有虎形饰物,龙首衔在軛上,左右各有一个吉祥筒,金乌安置在衡上,鹿头龙纹画在辀上,羽饰车盖,车盖四周装饰金花,树立大旗,有十二条飘带,在旗上画日月和飞升龙形,驾六匹马,象牙的马勒……

皇太子、皇子都坐安车,朱色花纹的车轮,青色车盖,金花装饰伞骨,黑色鹿头龙纹,车轓上有绘画,车辀上有纹饰,用黄金涂饰车的五个端头。

公和列侯乘坐的安车,有朱色花纹的车轮,较上画倚鹿形,軾上画伏熊形,黑缯车盖,黑色车轓,右侧有騑马。

皇帝的金根车通长三米多,高一米,金银玉石珠宝饰物上千件。

安车的规格比金根车要小。

安车多用一马,也有用四马的,那是表示特殊的礼遇。

上古乘车一般都是站立在车厢里,而安车则可以安坐。我们从阴山回来的时候乘坐的就是三匹马的安车。

中二千石和二千石的官员都是黑色伞盖,两侧的车轓都是朱色。千石和六百石的官员,只把左侧车轓涂成朱色。

先前的黄门郎坐的是轺车,高一米,长一米五左右,宽一米。由车舆、伞盖、御奴和马组成。马的头部饰铜当卢,兽面饰衔镖一副,颈上套轭,皆为铜饰。御手坐的位子有点像沙发,却很小。两个车轱辘却大得吓人,直径一米多,高达御手的腰部,轺车看上去有点像玩具。

小黄门的轺车和王根的安车比起来,一个是穿金戴银的富豪,一个是衣裳平庸的穷汉。

单是王根车和马身上的金银饰物、玉石珠宝,拿到二十一世纪就可以买好几辆劳斯莱斯。

王莽把王根迎进大厅,我也点头哈腰跟在后面。

落座后王莽道:“小侄刚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去给叔父问安,却叫叔父先来造访,真是折杀小侄了。”

王根笑道:“我一是来问候皇子,而来是有重要的事情向你请教。”

王莽听后诚惶诚恐,伏地请罪道:“小侄何德何能,要叔父来请教,真是折杀小侄,折杀小侄了。”

王根正色道:“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又云,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侄儿满腹经纶、学富五车,难道眼睁睁看着叔父遭困而不肯相救么?”

我听得诧异不已:以王根当朝首辅的身份,还有什么事情能难得了他?莫非被经义上的学术问题困扰了?

王莽汗流浃背,以头抢地道:“叔父万万不可如此说,有什么要小侄效劳的尽管开口,小侄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王根笑眯眯道:“也不要你粉身碎骨,只需你动动笔就可以了。”

王莽道:“哦?叔父请说。”

王根故作神秘地左右瞅瞅道:“此事事关重大,还请我侄附耳过来。”

王莽战战兢兢,以为王根要他去刺杀某个政敌,小心翼翼地坐到王根身边。

王根抬起右手拢住嘴,却突然大声道:“我听了你在匈奴写给蛮刀的情诗甚为感动,我前不久结识了一个郑国歌姬,她最喜欢人家给她写缠绵悱恻的情诗。你什么时候帮我写几首,我拿去哄哄她,也算帮了叔父的大忙了。”

我听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大汉朝居然有如此**的首辅!

王莽睚眦欲裂、气怒交加,恨不得一把掐死这个不知羞耻的老淫棍!

注释:当卢是一种放置在马的额头中央偏上部,也就是马鼻革与额革部位交接处的饰品,呈叶状。正面的纹样是曲弧形的边缘,内侧为凸起的边栏,有细线勾勒出的流云纹。正面的周边也有状似流云纹的边饰。中间则为两条虺纹,左右相对称,组成类似蝉纹的浅浮雕。背面铸有四个钮鼻,两两相对。(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最强狂婿 大奉打更人 异能小神农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峡谷正能量 农门长姐有空间 南宋第一卧底 神魔之上 前方高能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相关推荐:
低调重生的衙内重生之超级衙内小小衙内雄兵连之老兵大汉大忽悠帝汉武挥鞭斗罗之我的王者武魂无尽武魂传承超级兵王!仙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