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大结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凛儿,长孙商行的……夷藕……当家的不是你母亲我吗?怎么现在都是萧氏在管事呢?”是ri大清早,长孙凛刚起床正等着单怜卿的伺候,只见窦凤一脸不爽地走了进来,摆出为娘的威风,劈头盖脸地质问她的宝贝儿子。

“娘,是ceo,不是当家的……”长孙凛微笑可掬地迎接母亲,眼睛斜瞄过去,窦凤手往后背着,她那身子后隐隐露出棕sè的鸡毛掸子。这娘亲,对于长孙凛娶的妻子都多多益善,但大概是因为萧氏与她是同一时代的人,唯独对萧氏整ri提防,唯恐其把自己儿子带坏。女人的心思很难猜的,她们总能潜意识地为自己塑造一个假想敌。长孙无忌被管得严严实实的,窦凤有点高处不胜寒的寂寞,开始寻找自己的假想敌,萧氏不幸中枪……

“管你啥子西伊欧,你说说看你和萧氏是啥回事?”窦凤貌似母老虎一般威风凛凛,单怜卿正捧着一盆水面带微笑徐徐步入,见窦娘教子,笑容不改,悄然退下,丝毫不理睬长孙凛可怜的眼神。

“娘,您可记得孩儿之前有解释,您是ceo,ceo是什么?别说长孙商行,就算咱家,您都是最高指示人,您说一句话,让下面的人做就是了。当家的是啥呢?当家的不就是听您的指示去做事情的吗?”。长孙凛见母亲脸sè稍缓,滔滔不绝地说道。

萧氏之所以被安排成为长孙商行的当家人,是因为她过往的身份,经历以及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最重要的还是她长期处在皇室高处,锻造出长袖善舞及察言观sè的本领。长孙凛清楚武顺背后肯定也会拉拢一批朝廷或宫中重要人物,所以他想萧氏比家里的少女们,抑或火爆的娘亲更适合这样一个角sè。

“娘,你想想,罗子嫂就快临盆了,家里还有晴儿和念儿还小,您作祖母要忙咱家里的事情,要看着孙儿们,还得忙商行之事,总得有人帮您分担一些。但不管别人怎么分担,您都是最高指示,咱们都得听您的,对吧?”长孙凛哄着娘亲,自从经历了掉崖事件,窦凤的心态的确有些患得患失,在内心深处,她对长孙凛有愧疚感,但又不知道该如何释放。长孙凛也觉察到这点,所以把母子的关系重新引导到现在的关系,既不用母亲整ri担惊受怕,两人倒是因为这样的沟通更增进了感情。

更重要的是,长孙商行在长孙凛的战略引导下,主营的两个项目——长安的房地产以及西域的娱乐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型的赚钱机器。并且已然涉及到整个大唐包括朝廷采购和普通百姓生活的各个产业。然而之前的管家长孙炎因是老人不愿多接触新事物,虽然他的儿子长孙南也进入商行帮忙,但毕竟年纪尚浅。由萧氏来做当家人,按长孙府所需调配资源,恰是最合适不过的。再加上萧氏短短人生游走中原和西域大片土地,什么场面没见过,更容易接受长孙凛诸如赌场抑或房产之类的创业思维。

好不容易把窦凤给稳住了,长孙凛正准备到堂前吃早餐,突然闯进来一人,气喘吁吁地道:”将军,丧事丧事李卫公亦死”

……

唐贞观二十二年,唐贞观帝崩殂,太子李治登基,次年改元永徽。同年,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宋公萧禹,卫公李靖薨。次年,夔公刘弘基薨。

加上退居二线的程知节和尉迟功德,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国公们不是死就是不问政事。如此一来,唯独当权者是长孙无忌和李世绩。李勣为人小心谨慎,对于皇帝家事一概不过问。朝廷几乎是长孙无忌一人独大。

而军队方面,永徽元年,率领唐塞联军出征西方的薛仁贵,率领着浩浩荡荡的数万大军,强悍地在古阿拉伯多食的领土上,硬生生地用铁蹄踏出一条通道。奥斯曼.伊本.阿凡在薛将军的指点下,向远在东方的大唐行了臣服之礼。

此时的阿拉伯还处于哈里发时代,但距离强大的阿巴斯王朝已经不远。而且阿拉伯富饶的物资,以及他们自古与欧洲及亚洲经商所积累下来的大量黄金,绝对是一个源源不绝的宝矿。如果这个时期说石油还算太早,那更重要的还是阿拉伯的古文明。包括这条道直通往古欧洲的文明,多么让人好奇:当大唐文明、阿拉伯文明与希腊文明撞击之后,中国又会往哪一方向走?

长江后浪推前浪,开国将军们都退居二线,如ri中天的晚辈们争先恐后想在朝廷或军队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了让太子顺利登基后能够增加李治的威信,李世民在其离世前曾将李世绩等人贬职,并且提拔了一群年轻将士。因为长孙凛当时被认为已经堕崖身亡,长孙无忌在军队没多大的影响力,且长孙营的将士们在经过长孙凛所设计的培训计划之后大多都出类拔萃。因此李世民提拔了的年轻人中大多数来自长孙营。且为了避免他们结党连群,又被安插到各个或地方军队去。如按照长孙凛的计划的薛仁贵继续往西方行军,镇守西域边疆的马富兄弟,留在长安成北门宿卫都尉的王大牛等等……

这些将领们个个都是从战场上经历刀血考验地英勇善战,关键在于没有人有足够的威信能够将他们一呼百应,长孙凛回来后,会发现无论在哪个领域他需要用人的时候都能找到自己当年的手下,有如为其准备般即插即用。

永徽二年,大唐皇帝李治被发现出没于萃英楼,据说是引人入胜的歌舞伎让他能够解除平ri里ri理万机的烦闷。但坊间的百姓更愿意相信另一种说法:来自大食的那位名叫米花的美女让这位正值血气方刚的皇帝流连忘返。

永徽四年,薛仁贵率领的长孙军跨过了大食的范围,占领了拂菻国也就是后人所知的拜占庭帝国。伊拉克略王朝的希拉克里乌斯向东方跪拜称臣的不再是大唐皇帝,而是长孙军的元帅长孙凛。同年,萃英楼的米花姑娘因为杨梅疮而亡。唐皇宫内同样传出数位嫔妃因病身亡的消息,只是得的是何病,太医yu言又止,引人猜疑不断。波澜不惊的某ri,州录事参军陈泽平等告发吴王李恪及子仁谋反,同月,蜀王李谙惶惧自杀。

永徽六年,李治被发现与众青楼女子在宫中白ri宣yin,事情传出,朝廷众官议论纷纷,在众位迁出京城的皇子中引起轩然大*,更对皇帝恣为yin戏感到不安。五月,越王李贞起兵失败服毒自尽。纪王李慎受牵连被贬,同年薨于道。

永徽六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大唐皇帝李治清早就让宫女为其梳洗jing神,穿上祭祖时的礼服,命令宫女和太监退下后,独自一人在大明宫的祖庙内待了三天三夜。据在外等候叫唤的太监们听到内传出悲惨的哭泣声和捶打掌掴声。但没有皇帝的命令,谁也不敢打扰。

三ri之后,李治出祖庙,下诏,禅位于魏王拓,退居太上皇,由其与武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众臣面面相觑,但鉴于李治尚在太上皇位听政,且长孙无忌并无反对之意,也就无人敢提非议,哪怕有人提出,也因为人微言轻,淹没于大臣们的“威武”之声。

次年,唐高帝李治崩于伤寒,李拓正式登基成为大唐第四位皇帝,改国号“唐”为“魏”。令众人啧啧称奇地是,这些年,长孙无忌一直与武后在唐高帝面前剑拔弩张,针锋相对,但在关键时刻,譬如李治禅位于李拓,李拓登基,长孙无忌却是缄默不语,不明白人永远无法明白,而那些明白人,尤其是曾经有幸瞻仰过小皇帝龙颜的大臣们,大多数都心里明白。明白人做明白事情,若是糊里糊涂,这些年军队都在调查搜索吴王和越王的同党,不小心被牵连进去,很不值得。

当然,以上描述多出于正史的记载,野史和民间传说则有趣多了。民间流传,永徽元年之后,大唐就完全成了女人的斗争。武后为首的后宫派和以长乐公主为首的李家皇族自然是水火不容。武后长期在深宫中,而长乐xing子如其母娴静,因此两阵营交锋常常是由武二娘和高阳公主为代表,主要战场是在长孙凛和窦凤面前争宠,三娘和李雪雁助阵。

萧氏因长孙凛被推出历史的舞台一展其特长,除了在达官贵人中打点关系平衡各方权利外,她还主要负责西域赌场的商务,手中掌握着能够买下半个大唐的巨额资金。窦旖因军营之事有时会跟着去西域,一回生二回熟,也常常帮忙处理西域的事务。当然,除了利用资金平衡朝廷的权利外,萧氏也经常游走于后宫与公主之间,目的还是家和万事兴……

至于长安的商行,则由崔隐娘和方善婷负责且向窦凤汇报所有的经营情况,单怜卿则接替窦凤负责长孙府内外的打点和照顾孩子,同为母亲的无双自然也帮忙府上的事宜。当然,还要照顾孩子他爹的起居饮食……

这几派女子背后的关键人物——长孙凛,则是开始过着幸福的生活。除了被迫做了n次新郎官,每周要到后宫与小皇帝抑或太后“商议国事”外,他几乎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除了偶尔到军营检查军队cāo练的情况,长孙凛几乎不理朝政,更不去cāo心商行之事。除了到郊外皇家陵园打猎,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市集去找小食吃后再去看歌舞伎。或者悠闲的午后在家里的树荫底下打打瞌睡,又被女儿和儿子闹醒……

当然,平静的湖面总会被石子击出阵阵涟漪……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前方高能 农门长姐有空间 神魔之上 南宋第一卧底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最强狂婿 峡谷正能量 异能小神农 大奉打更人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相关推荐:
我的都市三国日常萌宝来袭:买个爹地9块9杏林烟暖绿茵重量级情迷寡妇村全职高手之巅峰的荣耀渣男从良记木叶之圣主降临王者荣耀:我是梦奇诡异游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