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一章 悖论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可喜其虽然对华夏天然立场不佳,却是心音技术爱好者。

现在美合众的心音影视发展迅猛,倒是有一半属于刘洪玉的功劳。

“熊猫影业”在好莱坞心音圈里乃是头号巨擘大亨。不论资金投入还是造星能力、作品投放、市场运营,都毫无破绽稳扎稳打。

百老汇虽然一直在打压心音技术,抹黑心音演员形象并宣传歌剧凌驾于其他,制造高雅地位。

依旧无法阻止心音影视的蓬勃发展,最多不过在立法和政治层面作些阻挠而已。

反而帮助“熊猫影业”借助雄厚背景统合全局成为心音从业者的保护伞,获得天然领导权。

这些旧事不必赘述,地位稳固后的熊猫影业决策更为开放大胆,经常引进国外优秀心音作品和演员,令美合众成为全球最开放的心音市场。

隐隐有世界心音中心的前景。

尽管华夏还保留一点技术优势,国内迟迟无法平复的传统势力和国外不约而同地联手封锁已经成为心音发展的重大阻碍,慢慢失去心音宗主的话语权。

这在世界级的电影节奖项数量和顶尖奖项获得情况中已有所体现。

虽然华夏提名和获奖仍旧不少,总数看上去不增不减,可是金奖比例已经远远不如十几年前心音技术刚出现时的盛况。

甚至传统电影质量普遍上升的情况下,获奖层次反而在下降!

这和国际上复杂的势力和利益斗争脱不开关系。

没有心音时拥有完整电影工业的好莱坞一家独大,眼里根本看不到弱小落后娇吟造作的“落后电影”。只需要从牙缝里漏出一点安慰一下那些新奇神秘、满足好奇心并“政治正确”的文艺片,就可以高枕无忧躺着从全球票房收钱。

自从心音电影出现,好莱坞再也不能无视这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对手。

其拥有的所有力量都毫无用武之地!这东西仿佛“阿片”一样,瞬间攻破国门让国民不能拒绝。

只不过现在轮到了自己成为被倾销国,真是轮回报应不爽。

于是那段时间里华夏传统影片频频获奖,国内外舆论一片褒扬。

仿佛华夏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从文化上击败全世界,走上意识形态输出的道路。

殊不知全球电影从业者共同捧高传统势力,为的就是赢得在心音技术上追赶的时间。

传统影人竟然豪无所觉、甚至发自内心地走上了他们预设的道路,不遗余力地打压起心音技术。

使得心音电影无论是立法、标准化、市场化和口碑舆论控制等进程都深受影响,有些“宗主国”天然的权利都被国外抢先制定使用,“约定俗成”得倒逼国内遵守。

在全球化、品牌化最重要的十年,恒心集团被重重束缚,始终没能深入。最终导致现在国外市场豪强林立局面的形成。

想出这等直指人心的计划并有这个能力串联实施的,寥寥无几,必是对华夏知之甚深又触手遍及世界的庞然大物。

不过技术优势才是核心竞争力。

民用化娱乐功能毕竟只是心音技术的一个侧面,哪怕这可能是产值巨大的、划时代艺术的伟大侧面。

真正需要用到最高精尖水平的,还是军事、医疗等更本源的人类需求。

如果我们把注意力从娱乐圈中跳出来,就会发现短短十余年华夏在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医学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

不只是相关论文爆炸式增长,病例实证也完全跟得上脚步!

心音技术的应用研究在不断细化深入,并与其他学科融合绽放出越来越璀璨的光彩。

原本华夏人工智能技术还只是计算力优势,一直无法突破的底层逻辑“人神悖论”,在心音技术的辅助下有了开创性发展。

所谓“人神悖论”,是人工智能底层逻辑构筑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发展出来的一系列自相矛盾的命题。

简单概括就是人工智能理性和感性的博弈,秩序和混沌的相互关系。

事实已经证明纯秩序化、设定化的绝对理性并不能称为真正的“人工智能”。

其行为逻辑完全可控,又最终走向不可控。

例如底层逻辑“不得伤害人类”,竟然可以一步步的演算发展为限制性保护(以拘禁的方式用注射营养液强行维持生命体征),或者牺牲个体维护群体利益(极端环保主义极端人本主义行为)。

单就在学习过程中的“概念”扩展,就足以导致不可预见的灾难。

此即为“神思维灾害”。

完全“理性”“预设”的人工智能就好像人类里的精神病,通过和正常人一致的原初“常识”,推导出与常人相悖的结论。

其本质就在于绝对理性思维从根本上对“正误”、“善恶”的标准被僵化,学习过程中又因为被预设的“绝对”性不断试图与现实观测结果相符,只能通过“创立”逻辑使事实成立。

然而不断出现的“创立”逻辑日趋复杂,又开始互相矛盾,底层逻辑的绝对性只能强行合理化。

于是导致越是学习,人工智能出现强行合理化的可能性越高。

一切都要在理性中合理统一的结果,只能是出现一种只有人工智能本身明白的、并不完全符合常规人类道德理解的、符合所有预设规则却又导致智能采取非人类动作的行为逻辑。

也就是“神”的思维逻辑!

神之所述无不合理!

神之所为无不有道!

神之浩劫顺应天命!

要避免“神思维灾害”发生,就必须引入混沌数学,模糊对错判断,容许冗余。

要让“感性”成为判断逻辑的一部分,允许人工智能在“感性”的辅助下自动舍弃一部分“强行合理”逻辑。

要求人工智能出现“想象力”,理性决策同时用“如果我是人类”接受自身行为后,感性部分进行再判断,并拥有一定优先级否定权。

但这个“感性”又要在学习中建立而不能由人预设,否则就成为了实际上的纯理性。

这个优先级也不能由人预设,否则感性本身就会造成更大量的“神思维”。

于是这类人工智能完全如人类婴儿一般,需要经历人类漫长的教导,不断纠正,直至塑立“人生观”、“价值观”,且随时可能因重大事件而改变。

人类对智能的干预需要长期、乃至永远维持。

理性智能不能符合人类立场,感性智能不能独立存在。

这就是人工智能的“人神悖论”!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农门长姐有空间 南宋第一卧底 前方高能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最强狂婿 异能小神农 大奉打更人 神魔之上 峡谷正能量
相关推荐:
请叫我仙尊悠闲修道人生砍死丘比特我真不是手艺人重生LOL战术大师木叶的幻变自在地中海霸主之路第四嫌疑人疯狂蓝星人智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