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夫妻团聚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当夫妻两人见面的时候,李闰高兴异常,谭嗣同也没有说自己被捕的事,只是介绍了一个好兄弟李偃,他很珍惜一天多的团聚时间,不想看到妻子的任何担心。

下午没多久,厉之行就按照李偃留的记号找到了这里,并且在路上买了很多熟食和酒,对他而言,谭嗣同的大义并不会在他内心激起多少波澜,但不代表不认可,只是他更加看重实际而已,现实对他内心的磨练足够屏蔽一个即将死亡的人所引起的感情涟漪。

李闰果然是个贤妻,她为三人做了一大桌湖南菜,味道也非常可口,爽的厉之行大呼过瘾,一个劲的说谭嗣同有福气。

这夫妻俩都是有大家教养的人,一般丈夫接待客人,妻子是不允许上桌的,但在李偃两人的强邀下,再加上谭嗣同的默许,李闰不仅上了桌,而且还喝了一些酒,也算体会了女***后的权利。

“夫君,妾身听说维新已经失败,是否是真的?”李闰忍了很久,在喝了几杯酒壮胆之后,还是把心中最担心的问题问了出来。

谭嗣同不由的叹息一声,说道:“圣上已经被老佛爷禁闭,而我却无法救出,还有一些维新人士已经被抓了起来,是我们看错了人,袁世凯那个狗贼居然最后叛变,把我们全出卖了!”

“啊那夫君你现在?”李闰虽然知书达理,但毕竟不是搞政治的,她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却知道官府肯定会抓人的。

谭嗣同说道:“没事,厉大哥和李偃兄弟都是信得过的人,顽固派并不知道这里,哎可惜老天不佑我维新一脉,不变法就不能强国,不知道还要有多少同胞要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

“复生兄心怀家国,志存高义,小弟敬您一杯。”李偃满满干了,然后说道:“不过,有一点小弟并不赞同。”

“哦?愿闻兄弟高见。”谭嗣同很好奇,也很兴奋,他早知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不过刚刚认识不久,人家未必会什么都说,此时却酒兴正酣,正是畅所欲言的时候,而且中华历代学子受儒家传承,学习气氛一直很浓,学子之间更是经常辩论切磋,谭嗣同有了一种以前求学时候的感觉。

李偃缓缓说道:“小弟从不相信老天庇佑这种事,万事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些原因都是有脉络可寻,并不是那些虚无飘渺的天命,神佑这些东西。”

“什么原因,有何脉络?”谭嗣同问道。

“其实,袁世凯叛变只是个导火索,并不是维新派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李偃整理了一下思路,说道:“我们做过调查,袁世凯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叛变,慈禧太后囚禁圣上在先,然后荣禄开始整兵以待,到此时他的内心才害怕起来,最后跑到天津去告密,从而加重了维新派的罪行。

“我倒不是为袁世凯脱罪,而是觉得如果维新派有一定的力量可以跟顽固派抗衡,袁世凯说不定就会站在维新派这边,毕竟他心里还是支持维新改革的。所以我觉得最根本原因是维新派和顽固派力量对比太悬殊了,根本没有抗争的可能性,这才是导致失败的最大原因。”

“袁世凯如此卑劣,在关键时候不但没帮忙,反而反戈一击,倒打一耙,真是无耻之极!”李闰也气愤不已,她现在才明白,原来夫君的罪本来不重,结果这个袁世凯泄密弄的乱政变成了谋反,这简直差别太大了,由不得她不怒。

“袁世凯确实卑劣,他的背叛一下害死了我中华多少仁人志士,简直万死都不足以谢罪!”李偃继续说道:“不过,我们只从维新派的角度来说,小弟觉得有些操之过急了。朝廷中掌握大权的都是顽固派的人,虽然现在有志之士越来越多,但他们还只是萌芽之势,没有成长起来,就连圣上也没有任何权利,一切决策都要向老佛爷汇报。而维新的举动却是在削弱顽固派的实力,说白了就是在他们身上割肉,慢割也好,快割也好,他们都是不允许的,必然会有冲突,这时候没有力量支撑的维新派怎么可能成功?”

谭嗣同一拳砸在了桌子上,气愤的说道:“兄弟言之有理,可是眼看着我无数同胞受苦受难,为兄心急如焚,恨不得早日改良朝政,富国强兵,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复生兄的心境小弟完全理解,再敬一杯!”李偃干了之后,说道:“小弟有些浅见,请兄长莫怪。”

“但说无妨!”刚才李偃说的有理有据,让谭嗣同觉得这个兄弟不简单,绝对是大才。

站在历史高度的李偃再次说道:“小弟知道维新其实是效法大英帝国和日本君主立宪的做法,但小弟却觉得他们跟我们是不同的。无论是英国的光荣革命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改革派已经掌握了强大的武力。

“十七世纪的英国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了不短的时间,无论上层的资本家还是下层的大多数民众,都有强烈的改革愿望,换句话说,他们既有民众基础又有强大的实力支撑,历史潮流的推动下下,改革的大局已定,所以他们的君主立宪很容易就执行了下去。

“而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没有英国强大的民众基础,但当时日本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已经开始生根发芽,更重要的是明治天皇本身掌握着国家机器,他从上到下带头改革的话,没有人会反对,也没人有能力反对,这样的改革也就很难失败了。

“但是我们中国就不同了,虽然近五十年来,有很多西方的资本家都到大清建厂,但国家实在是太大了,人口更是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这点资本对于整个国家经济来说简直就是沧海一粟,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在大多数地方还是以传统农耕为主的老旧小农经济,国家绝大多数人还处于愚昧的状态,别说断文识字,有的一辈子连村子都没出去过。

“圣上那更是无法和明治天皇相比,每一件事都要向老佛爷汇报,只要稍微有一点损害顽固派利益的事就一定会被阻止,而维新的实质就是把顽固派这张大饼重新分配,其中的一部分或许会分给国民,改善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素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国富民强的程度。

“要让顽固派心甘情愿献出自己的饼是不可能的,没有民众基础就不会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圣上没有权利,没有军队也不可能强迫顽固派妥协,所以最终的结局就是如此了。”

谭嗣同听的心惊胆战,他想反驳,想证明维新是有希望的,但李偃说的那两点就是问题的关键,这是后面很多历史学家都认同的,这就是事实,我们的国情跟别的国家不同,不能生搬硬套人家的成功经验,谭嗣同现在隐约明白了这个道理,但他却不知道方向在何处。

本来他是觉得自己死是值得的,但现在却发现原本认为正确的方向,却是一条死胡同,难道维新派就一定要等一个强势并且支持改革的皇帝吗?那要等多少年,或者像英国一样等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占据了优势?帝国列强会让你这么稳定的发展吗,毕竟我们不是日本这种小国家,可能十年二十年人家就可以大变样,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复杂的地理文化,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扭转过来的。

看到谭嗣同痛苦的表情,李偃内心也在交战,到底该不该告诉他我们国家还有希望?让一位可以为国家献出生命的爱国英雄看不到未来,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但李偃不得不这么做,只有这样他才觉得自己献身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人不珍惜生命,这样才能完成拯救的任务,这才是他引出这个话题的目的。

看到自己深爱的丈夫痛苦,李闰心里也不好受,不过她旁观者清,李偃侃侃而谈这么多,一看就是有大才的人,他说维新没有希望,也说明了他心中有更好的方法。

“夫君,李兄弟既然能说出这么多关键的问题,他一定早有想法了,为什么不问问他呢?”

谭嗣同立刻眼睛一亮,自己全把心思放在维新上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啊,他猛的抓住李偃的手,说道:“兄弟,你一定还有其它救国之道是吗?”

有时候人太聪明未必是好事啊,至少对李偃来说李闰的提议真是让他更加进退两难,我可是在救你夫君,你别捣乱好吗?

“还没想到,不过我相信我们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根深蒂固,历史上有多少国家和民族想要吞并我们,结果不是惨败灭亡就是被同化,这次也不例外,我们现在只是在另外一个轮回的低谷而已。”李偃只好用善意的谎言了,不过他也不能完全说没希望,因为自己的神情早就暴露出来了,没希望你还能心安理得的谈笑风生?

“兄弟说的对!”谭嗣同激动的说道:“从匈奴开始,到五胡乱华,契丹女真蒙古,要不已经迁移灭亡,要不被我们同化,用汉字说汉语,施行汉人的制度。哈哈!我明白了,我们的根太深了,我们中华民族一直领先于世界两千年,怎么会这么轻易就倒下,兄弟你说话真是一针见血,来干杯!”

李偃和谭嗣同都是博学之人,一开始还只是聊政治,慢慢的话题也放开了,从历史到军事,从文化到人物,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谈。

谭嗣同说了很多很多四十七世纪没有记载的华夏历史和文化,这历史的古酒让李偃听的如痴如醉,没想到华夏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如此的辉煌。

李偃也讲了很多二十世纪没有接触过的先进思想和理念,如果说历史是古酒,能惹人心醉,那新思想就是甘霖,可以醍醐灌顶,谭嗣同听到后时而拍手称赞,时而砥砺神往。

就连心如铁石的厉之行都被这样的气氛感染了,席间不时的哈哈大笑,放浪形骸。

李闰也不时的插入一些话题,虽然不多,但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宴席的气氛非常融洽,四人聊到了很晚,谭嗣同都有彻夜长谈的打算了,李闰因为不知情,也不在乎这难得的相聚,不过李偃两人不可能答应。散席时厉之行使了个眼色,李偃长舒了口气,总算了却一桩心愿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大奉打更人 最强狂婿 异能小神农 南宋第一卧底 农门长姐有空间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峡谷正能量 前方高能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神魔之上
相关推荐:
蒸泣前世管理局原木传奇之决战野人山大唐吃鬼人修城记呐喊的边缘小鸣子回家记我在梦里抓坏蛋重启太阳重铸盛世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