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真假画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最后鉴定那件那件临摹郑板桥的《墨石竹图》,水平中等偏上,是个民国时期的物件,没有多大的收藏价值。

孙教授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鉴定结果,而是向王明杰问道:“明杰,这幅画你为什么买下,说说你的理由?”

如果孙教授的猜想是对的话,小胖子和孙博奇的物件都是王明杰推荐的,那以他能发现四件真品来说,就算这件是仿品,也肯定有其购买的理由。

王明杰自从买了这幅画后就在想其中的问题,明明自己用灵眼看到的是灰白色的能量颗粒包裹着,其中还有一大团灰白色的能量,都让自己识海中的“破城”给吸收了,这不会有错啊!

灰白色能量肯定是清代中期的古董,以王明杰在金陵博物馆吸收的成千上万件古董做参考找出的规律肯定不会错的。

记错也不太可能,以现在王明杰的记忆力,虽不能做到过目不忘,但用心记住几件古董的位置和样式肯定是没问题的。

问题肯定还是出在那副画上,王明杰努力回想买画前看画的场景,试图找出问题的所在。最终想到了一个可疑的地方,那就是当时王明杰去摸那副画的画纸时,有种略厚的感觉,现在师父孙教授向问,只能说把这个疑点说出来了。

“师父,您也是知道我的,我很多时候都是靠直觉来判断的,这幅画我除了直觉外还发现了一个疑点,那就是画卷的画纸手感略厚,我之前给博物院的文物“体检”时也摸过不少画卷的画纸,感觉都比这个要薄些,就想着会不会是画纸有问题,反正我上次卖手串的钱还有好多,如果打眼了就当买个教训也不错。”王明杰一五一十地说道。

孙教授听王明杰说画纸有点厚,本来想着教育一番徒弟的话也就没顾得上说,赶紧研究起那副画的画纸去了。

之前孙教授也察觉到了画纸略厚的问题,当时也没多想,现在被徒弟点出来也觉得有点不对起来,毕竟民国的纸张不想现在这么多种多样,厚度也是一样,都有一定的常规厚度,如不同类型纸的厚度肯定是不一样的,画纸的薄厚也是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出来的一种。

孙教授用放大镜仔细观看,又拿起画纸放到阳光下看了看,没有找出明显的破绽,这时候就不是光看能解决问题的了,得上一些手段才能揭开谜底。

随后孙教授就把场地转移到了书房中,哪里的设备更齐全,王明杰紧跟着孙教授进来的,张小帅和孙博奇也很好奇,就和王明杰前后脚的进了书房。

孙教授又试了几种方法,都没有效果,最后让王明杰打了一盆干净的清水,孙教授从抽屉中拿出一个袖珍的小刷子,沾了清水后从画卷的左下角开始刷起,没想到画纸吸水性很好,刚一接触就画纸就被吸收了,然后孙教授就继续沾水刷,就这么三五次就刷出了小孩巴掌大小的地方,画纸都已经湿透了。

之后孙教授用手在上面轻轻一撮,就接起了一层薄薄的纸来,看来这画纸还真有玄机。

“明杰啊!这画纸还真有玄机,只是想解开谜底还得再接开几层纸,不过这个画纸的本身比较脆,我怕对其本身有影响,你的意思哪?”孙教授开口对王明杰问道。

这幅画毕竟是王明杰买的,虽然是孙教授今天刚收的徒弟,但要是一不小心整坏就不好了,自然是提前问下比较好。

“师父,您就放手的的接吧!反正是件没什么收藏价值的仿画,如果坏了也没事,就当徒弟拿三千块钱给您练手了。”王明杰很干脆的说道。

“呵呵!现在说接坏赔了还为时尚早,等为师还原这幅画的本来面目后再说也不迟。”孙教授听到徒弟这么说,既高兴又自信的说道。

毕竟那是孙教授怕以防万一提前对王明杰说的话,以他在行内的手艺,他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在画纸不收损伤的情况下恢复如初。

孙教授脱了外套,挽起袖子就从屋子里的抽屉中翻出几个瓶瓶罐罐的,像是配药剂似的往盆里倒,之后又让王明杰搅拌起来。

十多分钟过后,原本有点白的的液体都变了透明色,孙教授看了看成色就让王明杰把盆子放到桌上,把仿画《墨石竹图》反过来铺到桌子上,再拿出一个巴掌大的干净刷子,沾着盆中的透明液体用力均匀的在画的背面刷了起来,不一会儿后,一米多长画卷的背后就全部刷上了透明液体。

“之后就是等待液体浸透画纸了,这种液体不会破坏画纸的本身,等会后就可以揭晓谜底了。”孙教授放下刷子后说道。

之后众人就开始边喝茶边等待,在茶水喝了三四遍,张小帅和孙博奇都等的有点不耐烦后孙教授才说了一句“好了!”,开始起身把画卷反过来在桌子上铺好,从画卷的左下角开始慢慢用手轻搓。

一层、两层、三层、四层、五层,略厚的画卷竟然接出来了五层薄薄的宣纸来,这让王明杰三人看的啧啧称奇,最后画卷呈现出的出的画虽然和之前的差不多,但细看下还存在了很大的区别,如笔法洒脱,竹**劲,一气呵成,充满了朝气和生机。

“郑板桥的《墨竹石图》,画面中一柱石竖立,石旁挺立三棵细杆静竹,其中一枝略弯斜,使画面静中有动。笔法洒脱,寥寥数笔勾勒石之轮廓,竹**劲,长短肥瘦,墨色变化,一气呵成,充满朝气和生机。以孤石、清竹及题诗,借喻作者的心境。题诗:一节复一节,千枝连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板桥郑燮。钤印:乾隆东封书画吏、板桥道人、歌咏古扬州。这是清代中期郑板桥的真迹,是个难得的精品。”孙教授对着画重新鉴定道。

“孙教授,这幅画值多少钱啊?”张小帅看孙教授没说画卷的价格,就不适时宜的开口问道。

“就知道钱,这可是郑板桥的巅峰之作,是无价之宝啊!”孙教授有点不悦的说道。

“那这无价之宝到底值多少钱啊?”张小帅又不死心的问道。

孙教授转过头想教育一下小胖子,不过看到三双明亮的眼睛,一时之间也为之气结。

“起码也得价值百万以上。”孙教授无奈的说道。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大奉打更人 最强狂婿 异能小神农 南宋第一卧底 农门长姐有空间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峡谷正能量 前方高能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神魔之上
相关推荐:
我在魔法世界画符咒蒸泣前世管理局原木传奇之决战野人山大唐吃鬼人璀璨的银河呐喊的边缘小鸣子回家记我在梦里抓坏蛋重启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