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迷离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清晨的老林中,让人感到些许寒意。

健壮的身影飞快掠过树梢,速度迅捷之极,竟在空中留下一道残影。

就这么往前十多里的路程,田狗儿停下了脚步,仔细勘察地上的脚印痕迹。

“这几个人是江湖高手。”田狗儿脸色变了变,随即判断出来,“脚印如此之轻,绝非等闲之辈。难道是老秦人中的翘楚?”

在田狗儿心目中,能纵横这片老林安然无恙的,只有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老秦人。

千百年来,秦人强大过,也没落过,但老秦地从未在老秦人的手中丢失,这里是老秦人多少代先辈的埋骨之处,也是无数希望诞生的地方。

“秦地多少年没有出这样的高手了。”田狗儿皱起了眉头,突然他瞥见了地上有几根折断的蕨菜,愣了一下。

“原来是外来人啊。”田狗儿笑了起来,“没有老秦人带着,也敢深入此地,不怕遇到麻烦吗?”

田狗儿在小路一侧的树干上做了个记号,顺着几人留下的脚印,悄无声息的跟了下去。

往前走没多远,也就是五六里地的样子,田狗儿露出诧异的神色,突然身形一动,藏身到一旁茂密的草丛中。

果然,没过半刻钟的功夫,山风来到了这里,和田狗儿一样细细看过地面之后,点点头,往前走了。

在山风走后没多久,田狗儿站了出来,看着地上繁杂的脚印,通向不同的地方,不禁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好一个故布疑阵。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迷路了。”田狗儿选择了一条脚印最深的路径,轻手轻脚地跟了下去。

果不其然,田狗儿看到了三人的身影。

“山风,接下来我们去哪?”山林有些不满的说道。

“不能去村庄,我们去找山户,”山风在前面头也不回,一直在观察着路边的情况,“这里非常诡异,我留下的记号,竟然被莫名的爪印给抹掉了。”

“是什么样子的爪印。”山和快步走了上去,看着树上本来应该是山风留下的门中印记,却被三道深深的刻痕给抹去了,在树上留下一块白斑。

“这是熊的爪印。”山林一眼认了出来,“看这个记号的高度,这头熊得有两人高。”

山风点点头,对山林说道:“昨夜撞树的应该就是它。”

山林眼睛一眯,“如此通灵的畜牲,既然对我们有恶意,要趁早解决掉。”

东夷海曲县,龙山镇。

渔民们满载而归,几艘木船上响起了悠扬有力的号子:

“把舵扳嘞,溜溜网嘞——”

“东海打渔高兴哈!西山晒网熬鲅鱼——哈起来!”

渔船离岸越来越近,岸上小码头上站满了人,都是渔家人。

女人们挎着竹篮,里面放着黑面大饽饽,上面盖着包袱布,免得凉了吃起来洒洒拉拉的不舒服。

所有人都翘首盼着。

岸上几个小伙子接过船上扔过来的粗麻绳,利索地套在了码头上的拴金墩上。

栓金墩,一抱方圆的大铁墩子,海边人给起的名字,意思是从汪洋大海中拿命换来的鱼虾,像金子一样珍贵。

多股麻绳拧成的粗绳很结实,经过海水的浸泡之后,韧性极佳。栓住了船,两条舢板搭上岸,在码头上等待的青壮上船,一盆盆的鱼虾被搬了下来。

女人们看着满盆活蹦乱跳的鱼虾,乐的合不拢嘴,望着自家的男人满眼的欣喜。

最后,一个精壮的汉子提着两个大鱼篓,走到了岸上。

“李折,这趟满载而归啊,”人群中走出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人,是龙山镇的教书先生庞佗,土生土长的龙山人,“怎么样,爷们们都有整?”

李折将两篓鱼放下,往身上皮裙上擦了擦手,笑道:“有整有零,都带回来了,活蹦乱跳的。以后这海上结冰咱也有的吃喽。”

“那就好,那就好。”庞佗直点头。

“族老,”李折冲人群中的老者叫道:“咱们过磅,然后分了?”

老者拄着一把红木拐走到众人面前,常人也能看出来,老人步伐虽缓慢,但这几步走的稳稳的,有这拐没这拐都一样。

“过磅,按之前的条例,每家都有,分!”老者满面红光,朗声笑道。

一帮青壮齐声答应一声,有人在码头场上铺上一层黑布,将鱼虾蟹螺尽皆倒在了黑布上。

“这都是海神龙王爷的恩赐啊。”族老不禁惊叹。往常深冬不出海,直到谷雨之后才下水捕鱼,谷雨前后鱼虾过了肥美的季节,打捞上来的鱼都干瘦干瘦的。没想到因为今年天冷,镇上粮食不够了,李折找族老商量着出海去弄些海货来贴补各家。

铺满黑布的海货,耀的众人睁不开眼。

几个女人按捺不住,戴上围裙跑过去帮忙分拣。

“咦,这蟹子跑的够快地。”

“这条鲅鱼得三斤多嘞!”

“逮住它,逮住它,上了岸还真能蹦哒!”

码头上欢笑阵阵,一扫寒冬清晨刺骨的凉意。

负责分拣的人脸上是红的,手上也是红的。

远处闻声赶来了十几个过路的客商打扮的人,默默来到人群后面翘首观瞧。

“伏龙使,这冬鱼真肥啊。”客商中一人开口说道。

“这海上还结着冰,行船太危险,”另一人皱着眉头,脸上的刀疤狰狞无比,“这几个渔民能回来,有些能耐。”

伏龙使心中一动,轻声说道:“刀泽,可行吗?”

刀疤脸点点头,“差不多,从这到蓬莱没多远,冰层不是很厚。”

“等着,找个机会。”伏龙使低声嘱咐道。

十几个同伴点点头,往人群中分散开来。

东夷部族,自华夏以来便存在,泛指泰山一带及以东范围的民众。

后几千年前,黄帝迁徙部族至中原一带,遂民族融合,成为一体。

要说东夷之民,早已不复存在,只有号称东夷之后的人。

其实还有一些东夷原部族的子民,一直生活在黄海边,世代结网捕鱼,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

东夷部族千年来留下来的习俗与生活方式,一直被这里的渔民所继承。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异能小神农 南宋第一卧底 农门长姐有空间 峡谷正能量 前方高能 女主是个钱罐子精 神魔之上 最强狂婿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前妻 大奉打更人
相关推荐:
我的领地能升级鬼灭世界的符文法师我一直在挂机网游之虚拟战争魔法纪元黎明文艺系神豪你的眼神比光暖妾本风华天下傲娇皇子寻爱记神系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