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章:诱敌(2)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李信、张大功、路博德率领5万汉军、5万民伕在福禄县北边用上万只沙袋垒成十几米高的堤坝,将讨赖河水拦截住;只等秦影返回来后再做计较。

张大功、李信、路博德一帮军官、民官每天早晨站在讨赖河堤坝上翘望秦影他们归来。

这天中午,果然见一彪人马徐徐而来;到了跟前,竟是郑正、蓝凌、汤盏三将掩护的博望侯和乌孙使团,以及商队返回。

张骞一见李信、张大功、路博德,将手中的旌节插在地上深深鞠了三个躬。

路博德知道张骞时汉朝乃至历史上的大功臣,官至中郎将;正三品的官价;便将其和匈奴妻子丹妮娜以及乌孙使团一二十人迎请道太守府邸招待。

席间,路博德让张骞讲讲他两次出使西域;手持汉家符节不屈不挠的故事。

张骞知道路博德以前是武将现在是文官,便就毫不掩饰地讲述了他两次出使西域,经历了千难万险;但不是汉朝尊严的详细经过。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这条由他开辟出的玉门关经天山南北路,越过葱岭,到达中亚或者更远地方的横贯东西、融通欧亚的通道;成了千古传颂的丝绸之路。

玉门关以西,包括我国新疆和原属我国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以及中亚、西亚的一部分,古代称为西域。我国首位到达那里的使者便是西汉的张骞。

张骞是汉中成固(今陕西省成固县)人。他从小就喜欢阅读《穆天子传》、《山海经》等地理方面的着作,西方的壮丽山河吸引着他;他立下了踏遍青山、探索西域的远大志向。

那时,匈奴奴隶主贵族经常派骑兵南下掠夺中原地区的财富和人口;使西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

匈奴后来更是进据河西走廊,迫使西域诸国附属它;从北方和西方两面包围西汉王朝。

汉武帝即位后,想摆脱两面受敌的处境。他听说西域的大月氏原居河西,后为匈奴所败西走,常思报仇,便决定派人出使大月氏,邀其共击匈奴。

当时张骞是个微不足道的郎官,他看到武帝招募去大月氏使臣的布告后心潮翻滚;认为出使大月氏是探索西域地理秘密的难得机会。

张骞当机辞去郎官,告别双亲,前往应募。

张骞被选拔为出使大月氏的使臣,汉武帝派一百壮士随他同去。

这其中有一位叫甘父的人,是战争中被俘的匈奴奴隶;痛恨匈奴侵掠汉朝,投降后做了汉朝的官。

甘父姓堂邑,故又称堂邑父。素以善射闻名。建元二年(前139),奉汉武帝命扈从张骞出使大月氏;欲约大月氏王夹攻匈奴。

途中历经艰险,常射禽兽充饥。道经匈奴,被俘执,滞居其地十余年。后脱出,随骞前往大宛、康居、大夏。居岁余,从天山南路经羌族地区返归,途中复为匈奴军拘执,留岁余。元朔三年(前126),乘匈奴单于死内乱,始同张骞脱身返长安,被封为奉使君。为汉通西域各国作出有益贡献。

张骞出使西域时,堂邑父立盟要做向导。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和堂邑父从长安出发了。

他们快马加鞭,不久便到了陇西郡(今日甘肃南部)。休整几天后,张骞决定在夜间潜入匈奴边境。八月的一个夜晚,张骞等人悄悄地进入了匈奴地区。

不一会儿,北风呼啸,黄沙滚滚,他们只得慢速摸索前进。走了一程,只见鹅毛大雪漫天飘舞。大雪使他们迷路了,只好扯起帐篷,等待天亮。

天亮后,张骞一行又出发了。这天晚上,队伍正悄悄向西北方向行进,不知是谁惊叫了一声:“看!大星星。”张骞仔细看去,认出是灯火。他怕被匈奴骑兵发现,忙叫大家绕过灯火走。

突然,远处传来“站住”的喊声。张骞发现侧后方有两个黑影策马飞驰而来。他意识到这是匈奴的哨兵,向甘父使了个眼色,两个人急忙拈弓搭箭。只听“嗖嗖”两声,那两个人应声从马上摔了下来。

张骞使团又奔驰了几天,带的水都喝完了。找水途中,他们遇到一个匈奴人,这个人自称是牧民,出来寻找羊,并说他愿意为张骞他们带路,寻找水源。

张骞虽然对这个人有怀疑,但还是答应了他。当他们来到一片低洼的沼泽时,那匈奴人突然不见了。张骞勐然醒悟,叫声“不好”,正要命令队伍撤离,忽然飞来一支鸣镝。只见芦苇丛里,匈奴伏兵齐出。

张骞临危不惧,一手紧握旌节和缰绳,一手抽出寒光闪闪的宝剑,大喊:“冲啊!”鼓角齐鸣,战马嘶叫,刀光剑影,战斗异常激烈。张骞他们虽然勇勐,但是由于寡不敌众,被包围得水泄不通。

战斗到最后,他们人困马乏,全部被俘。匈奴骑兵要夺下张骞手中的旌节。张骞义正词严地说:“我是汉朝的使臣,旌节是我出使外国的凭证,你们胆敢侮辱我!”匈奴兵才住手。

张骞被押着去见匈奴单于。到了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带),按照匈奴的礼法,汉使要想持节见单于,必须在额上刺字涂墨。然而他为了维护汉朝的尊严,还是冒着受黥刑的危险,持节去见。

见了单于,张骞不卑不亢地说:“我是汉朝出使大月氏的使臣,请您下令释放。”

单于对汉朝派使臣出使大月氏疑虑重重,冷笑几声说:“我不允许汉使到大月氏去!”然后挥挥手把张骞赶了出去。

匈奴统治者为使张骞意志衰退,屈膝变节,把他和同伴们拆散,分给匈奴贵族当奴隶。

张骞从此过着悲惨的奴隶生活。在匈奴骑兵的严密监视下,他天天奔波在茫茫草原,给匈奴贵族放牧牛羊。

逐草放牧使得张骞走遍了匈奴草原,和匈奴劳动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年盛夏,张骞不慎从马上摔下来骨折了。老牧民连忙过来救他,把他背回毡帐,并从草地上采来草药,煎了给他治病。

张骞经常和老牧民的女儿在一起牧羊,在长期的劳动中建立了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单于以为室家之乐会泯灭张骞思汉之心和探索西域之志,便把这个女奴隶收为自己的养女赐给他为妻。一年后,他们生了一个男孩。

转眼间张骞被俘已经十年。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四月,张骞正在遛马,忽见河对岸人马嘈杂,尘土飞扬。原来,单于最近攻打汉朝失利,把这一带驻军也大批调往前线。张骞心想:逃跑的机会来了。

张骞忽听有人轻声叫他的名字,回头一看,是甘父。意外的重逢使张骞又惊又喜。甘父报告了他逃出虎口的经过和这一带的驻军情况。张骞听后要他通知伙伴,当天深夜在附近红柳林里聚齐逃走。

回到毡帐,张骞本想带妻儿一同逃离这里,可想到孩子太小,决定独自逃走。张骞看着多年来与自己同甘苦共患难的贤妻和娇儿,热泪横流。他吻了吻孩子,又看了妻子一眼,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张骞到了红柳林,聚齐了甘父等三十几个伙伴。张骞把大手向西一挥,大家一齐跳上马。为了避开匈奴人,他们不走绿洲,专走沙窝和荒僻小路。黄沙遍地,没有一滴水,大家渴得要命。

张骞用坚定的语调说:“我们要像胡杨(即白杨)一样,不怕干渴,不畏冰霜,枝干挺拔,永远向上。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的目标是一定能够达到的!”

傍晚时分,遥远的天际忽然闪闪发光。“水!”

不知是谁惊喜地叫了一声,大家顿时充满了希望,向西奔去。到那一看,湖面漂着冰块。湖水又咸又苦,碱分太大,人们几乎喝不下去。

张骞说他曾听妻子提起,匈奴西部边境有个荒滩叫白龙堆,白龙堆以西有个大湖叫盐泽(今罗布泊);过了盐泽,就走出了匈奴西部边境。他估计这个大湖就是盐泽。大家听了,无不喜悦。

他们沿着塔里木盆地西行,路过雪水灌既出来的绿洲。休整了几天后继续西行,经过号称“城郭诸国”之一的疏勒(今喀什),来到了葱岭(今帕米尔)附近。

葱岭高大而险峻,有“世界屋嵴”之称。在当时的条件下,要翻越这座大山,真是难于上青天哪!但是张骞满怀激情,无所畏惧。他豪迈地对大家说:“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天险!”

他们找到一位朴实、热情的土着人做向导,开始了翻越“世界屋嵴”的壮举。

八月初的一天,下着瓢泼大雨,他们来到了葱岭的山口,向导指着一条杂草丛生的河谷告诉他们,这是通往中亚的唯一道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时,汉朝业已控制了河西走廊、积极进行武帝时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

几年来汉武帝多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地情况,张骞着重介绍了乌孙到尹犁河畔后已经与匈奴发生矛盾的具体情况,建议招乌孙东返敦煌一带,跟汉共同抵抗匈奴。

这就是“断匈奴右臂”的着名战略。同时,张骞也着重提出应该与西域各族加强友好往来。这些意见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

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

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从西域返回,又一次落入匈奴手中;得秦影舍生忘死营救才返回酒泉郡。

张骞娓娓倒出自己两次出使西域的艰难过程,路博德拱手相敬;崇拜不已。

路博德和张骞的会面,使这个为汉朝固守边关的太守竖立了大汉统一西域的信心。

路博德当然不会知道,他和张骞这次酒泉郡会面成为永恒的别绝;路博德心目中伟大的探险家竟然在离开酒泉一年后作古;路博德后来得知情况后痛哭流涕悲痛万千。

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汉朝后,拜为大行令。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二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张骞去世,张骞去世后汉同西域的关系进一步发展。

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乌孙王以良马千匹为聘礼向汉求和亲;武帝把江都公主细君嫁给乌孙王。

刘细君死后,汉又以楚王刘戊孙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解忧的侍者冯镣深知诗文事理,做为公主使者常持汉节行赏赐于诸国,深得尊敬和信任,被称为冯夫人。由于她的活动,巩固和发展了汉同乌孙的关系。神爵三年(公元前60年),匈奴内部分裂,日逐王先贤掸率人降汉,匈奴对西域的控制瓦解。汉宣帝任命卫司马郑吉为西域都护,驻守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这是汉朝在葱岭以东,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

匈奴奴隶主对西域各族人民的剥削、压迫是极其残酷的。西汉的封建制度,较之匈奴的奴隶制度要先进得多。因此,新疆境内的各族人民都希望摆脱匈奴贵族的压迫,接受西汉的统治。西汉政府在那里设置常驻的官员,派去士卒屯田,并设校尉统领,保护屯田,使汉族人民同新疆各族人民的交往更加密切了。

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西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再次畅通无阻。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有一剑 万古第一神 剑道第一仙 最强战神 神印王座2皓月当空 光阴之外 九星霸体诀 7号基地 踏星 唐人的餐桌
相关推荐:
邪王追妻:重生嫡女狠嚣张邪王追妻:废材毒妃玩大了末世异神炮灰手札摊牌了我就是最强老娘